产销数据混乱
营业收入与商品采销有关,必然涉及存货因销售而产生的增减变化。实际上,在分析锐明股份的产销情况之后,不难发现其库存商品与发出商品存货的增减变化和产销是不匹配的,而这也正好与营业收入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形成了“巧合”。

招股书披露,锐明股份的主要产品为“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和“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2017年,其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产量有138367台(套),比同期销量要多出26311台(套),这意味着,未销售出去产品需要作为库存商品(或发出商品)留在存货之中,体现为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余额出现相应规模的增加。那么,由此而使得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又增加多少呢?
虽然招股书并未披露这部分库存的价值,也没有披露“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单位成本情况,但是根据该类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13503.36万元及其销量,仍可合理推算出单位成本是每台(套)0.12万元,进而推算出2017年“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应该新增了3170.62万元。
“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在2017年产量比销量少了14301台(套),意味着库存产成品应该是出现相应的减少,根据该种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与销量的情况,可知单位成本大概是每(套)0.15万元,即可知“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在2017年库存产品和发出商品的金额相比上一年要减少2174.57万元。
综合上述两种主要产品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增减情况,理论上这一年库存整体上应该新增了996.05万元才合理。可事实上,招股书披露2017年年末的存货之中,库存商品3115.16万元和发出商品4804.29万元合计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的金额相比却增加了2585.02万元。很显然,前后两个核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相同,即招股书披露的存货产成品金额要比产销结余多出1588.97万元。
2018年1-6月的存货与产销情况之间同样出现上述差异。其中,这一年“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的产量比销量多362台(套),而“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的产量比销量多11706台(套),理论上这两种产品的期末库存都会有相应增加。根据主营业务成本与销量的对比关系可测算出,这半年里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都大约是每台(套)0.13万元,由此推算出,产销结余将使得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增加1567.02万元。可事实上,招股书披露的存货之中库存商品5635.20万元和发出商品5134.63万元合计却比期初的金额增加了2850.38万元。如此即意味着库存产成品核算出的金额要比产销结余核算的结果多出1283.36万元。
和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的上述情况相比,2016年产销结余核算的结果要比库存产成品核算出的金额要多。从产销的角度分析,2016年“商用车通用监控产品”期末库存应该增加206.93万元,而“商用车行业信息化产品”期末库存增加了3910.39万元,两种产品库存合计增加了4117.32万元,而招股书披露的存货中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数据却只增加了2234.46万元。显然,招股书披露的库存产成品金额要比产销结余的金额少了1882.86万元。
异常的采购数据
除了上述产存销过程的异常情况,与采购相关的各项财务数据之间的勾稽结果也同样存在明显的异常。
2017年,锐明股份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了9393.51万元,以其占采购总额的18.09%比例可推算出这年的采购总额为51926.53万元,按17%计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则2017年的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60754.04万元。

一般情况下,这个规模的含税采购总额意味着支付了相应的现金或者承担了相应的经营负债,在财务报表中需要体现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和“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的增加。
在现金流量表中,锐明股份“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3390.21万元,和含税采购总额勾稽,理论上将有7363.83万元未支付现金的采购需要形成相应债务的,即资产负债表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或者预付款项相应减少。
事实上,在资产负债表中,锐明股份当年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余额合计为16998.04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的相同项目对比,新增了3725.92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7363.83万元理论新增债务相比相差了3637.91万元。那么,这是不是预付款减少导致的呢?
2017年,锐明股份期末预付款项余额只有1585.70万元,和期初数据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502.72万元。与前述3637.91万元差额对冲后,公司在2017年存在4140.63万元的含税采购金额不知是用什么支付方式的情况。
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分析2016年的采购情况,也可得到相同的结论。
2016年含税采购总额大约为39256.93万元,与当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9497.87万元勾稽后,则理论上将有9759.06万元未付现的采购需要形成新增债务。可事实上,2016年“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仅新增7408.16万元,在对冲预付款项新增的906.43万元影响,由采购所产生的经营性债务只增加了6501.73万元,与理论新增债务相差了3257.33万元。同理,2018年1-6月也有6436.29万元含税采购没有获得现金流量和经营债务的支持。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记者 胡振明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锐明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