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粮液(000858.SZ)接受了来自中信证券等投资机构及私募投资者调研,就投资者关心的生产、销售、渠道、产品市场价格、团队建设方面等问题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
8月27日晚间,五粮液(000858.SZ)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14.21亿元,同比增长37.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1.10亿元,同比增幅在43%以上。

对此,五粮液方面表示,2018年上半年,围绕公司“二次创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等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扎实落地,取得阶段性成效,发展态势不断向好,经营业绩持续攀升。
华丽背后也有隐忧!
截止2018年上半年末,五粮液应收票据余额却高达169.78亿元,和期初余额约为111.88亿元相比,增幅在50%以上,引发投资者强烈关注。

何故?
对此,五粮液方面称,公司为了减轻经销商资金压力及提高经销商盈利空间,在年初制定了收取银行承兑汇票免贴息政策,即经销商在完成全年打款计划一定比例则可使用一定金额一定期限的银行承兑汇票免贴息。
年初经销商执行计划热情高涨,一部分经销商使用较长期限的银行承兑汇票享受免贴息,故应收票据相对较高。
无独有偶。
截止2018年上半年末,古井贡酒(000596.SZ)应收票据约为18.98亿元,和本报告期初约为7.21亿元,增幅在163%以上;

对此,古井贡酒方面在公告中指出,主要原因为销售收入票据结算增加所致。
“古井贡酒的应收票据主要属于银行承兑汇票,与应收账款比起来,风险很低,而且可控,” 一位长期关注食品行业的证券分析师告诉《五谷财经》特约、独家撰稿人孙学南,但是,与先款后货比起来,应收票据大幅增长,还是说明回款质量下降,而且也说明部分经销渠道打款积极性低,这对于酒企来说,才是值得警惕的事情!
据报道,应收票据金额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问题。
一是公司供货时是否只能接受对方的票据形式付款,能否要求对方支付现金;
二是公司在向上游采购时有没有能力也不支付现金,而通过手中持有票据的流转完成。
尽管如此,五粮液旗下白酒确实卖的很好!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五粮液酒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为202.54亿元,同比增长37.09%;换言之,酒类产品是助推五粮液业绩增长的引擎。
五粮液方面指出,报告期内,五粮液品牌推广与宣传成效显著。按照“以核心消费群体培育为中心,打造品牌力”的总体要求,上半年公司启动了公司高层“走访大企业”活动,通过走访,与更多的高端商务消费圈群建立了联系,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同时,公司紧紧围绕五粮液“品牌提升和价值重塑”,大幅提升传统户外媒体利用率和覆盖率。
基于此,投资者追问五粮液2018年经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五粮液方面透露,公司对2018年营业收入实现26%增长、利润实现30%以上增长的目标充满信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五粮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