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者计划的推出,无疑加剧国外市场的“复杂性”。
值得注意的是,众品食业宣布退市当年,曾有数十家中国公司受到了SEC严密的会计操作、信息披露或不当交易的调查,尤其是通过“反向收购”即借壳上市,更是市场严密监管的重点。
上市融资或迫在眉睫
截至2018年1月份相关数据,众品食品面对五十多亿的短期债务兑付压力,2018年债务洪峰如何“安全着陆”令人担忧。
1月18日,众品食品再次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5亿元,发行期限为180天。其中3亿元用于补充公司集团内流动资金,2亿元用于偿还公司集团内的融资。
截至2017年9月末,众品食品短期借款为42.56亿元,长期借款为20.41亿元,应付票据18.38亿元。众品食品货币资金有约47.35亿元,此外银行授信额度168.46亿元,已使用额度为58.95亿元,尚未使用的授信余额为109.51亿元。
未来短期债务方面,众品食品在募集说明书中预计,2018年、2019年、2020年将分别约有55.38亿元、26.22亿元、1.88亿元,合计近85亿元的短期债务到期,由此可见众品食品年初再次发行超短期融资券虽能短期改善集团公司的流动资金状况,但是180天的偿付期仍难以令公司实质性“解渴”,债务洪峰将至,众品食品如何“化解”引发投资者关注。
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显示,众品食品2014年到2016年资产负债率57.55%、63.52%、65.36%呈逐年增长趋势。众品食品未来两年内项目计划总投资仍有约13.7亿元需要投入,用于投资兼并购等,如此资本规模支出下,未来公司的负债规模、财务杠杆水平恐难降低,并或会进一步提高。
从众品食品的债款结构上看,2014年至2016年负债中,流动负债余额占总负债比例分别为88.40%、80.96%和79.77%,流动负债占比常年维持在高位,时刻考验着企业经营者的智慧。
众品食品面对不断滚起的债务雪球,再度通过国内上市融资或许是其解决目前局面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目前看,监管层对于优质资产的借壳并不反对,如360借壳江南嘉捷,随着重组政策变得明朗和更加完善,部分优质公司还是可以通过借壳上市登陆A股。”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单就“河南众品食品有限公司”借壳香梨股份的情况来看,由于香梨股份并非一个好“壳”,所以不看好他们之间的“联姻”,投资者最好远离这些公司。
对于香梨股份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发送采访提纲至公司董事会秘书邮箱,截至发稿,尚未收到该公司的回复。
《华夏时报》记者 葛爱峰 见习记者 贺海龙 郑州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香梨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