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监管日趋严格,由于造假、亏损等因素影响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对于部分经营惨淡的上市公司而言无疑雪上加霜,“保壳”难度也日益增大,不得已寻求资产重组甚至卖壳成为新的选择。
2018年7月20日,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香梨股份” 600506.SH)在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的公告中称,本次重组标的资产为河南众品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众品食品”),目前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猪屠宰、肉类加工及供应链等相关服务业务。本次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进行,重组方案尚未最终确定。基于目前所沟通的初步方案,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可能构成重组上市。
香梨股份上市后连年亏损,上市17年,亏损长达12年;而另一方面,众品食品从美退市,多年后再度启动上市,剑指“A股”。自身债务“负担沉重”的众品食品,面对2018年债务洪峰,意图借壳香梨股份上市,看似二者联姻合乎常理,但前景或难言乐观。
上市17年亏损12年
曾经借助“生产销售香梨”而成功登上资本舞台的香梨股份,多年过去主业未变但昔日的摇钱树却已变身“拖油瓶”。经营困局下天气变化再度“捣乱”,令投资者叫苦不迭。
《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相关数据发现,2001年12月26日香梨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自2004年到2017年,13年中长达12年的扣非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08年扣非净利润更是出现了约1.1亿元的巨幅亏损,13年间仅2010年香梨股份实现扣非净利润约259.71万元,勉强“翻红”。
7月23日,香梨股份在全景路演和投资者的互动中,其中常务副总经理王伟义公开表示,目前香梨股份以库尔勒香梨种植和销售为主业,无其他产品。同时因春季低温大风天气影响,今年公司香梨坐果率及产量较往年大幅下降。
原本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的香梨股份,进入资本市场后却混得如此凄惨,作为上市公司其成长性更令人堪忧。如此背景下,“保壳”成为香梨股份经营运作中的“必修课”,“天灾威胁”下香梨股份依靠曾经的“摇钱树”能否支撑起公司市值,再度引发市场怀疑。
全民举报 A股的诱惑
近年来中概股回归后市值增长迅猛,越来越多的中概股甚至前中概股纷纷回国内上市,甚至不惜“借壳”,众品食品从美退市多年后,重推回归A股计划。
2000年1月,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品食业”)成立,目前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和冷链物流服务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公司控股股东为众品食品。
2006年2月,众品食业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以美国众品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美国众品”)为载体在美国柜台交易市场OTCBB市场上市。2007年12月27日,公司转升至纳斯达克全球精选板。
2012年3月,美国众品董事会收到董事长朱献福提出的私有化要约,拟以13.50美元/股现金回购所有非本人持有的在外流通的普通股,较3月26日收盘价溢价约47%。
2012年11月26日,美国众品与朱献福控股公司达成私有化并购协议,该项私有化协议涉及金额为4.18亿美元,其中通过向中国财富成长基金融资8500万美元、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融资3.2亿美元贷款。2013年6月27日晚间,美国众品完成私有化交易,在纳斯达克退市。
与此同时,2012年8月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SEC”)为加强金融监管推出“全民举报”计划,即Whistleblower Program(下称“吹哨者计划”),据相关规定若举报人提供的原始信息能够帮助成功破获涉案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案件,举报人将能够获得涉案金额10%至30%的奖励。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香梨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