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省广集团高超财务伎俩:巨大商誉埋雷 减值合理值存疑

  省广集团发布2017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112.95亿元,同比增长3.48%,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130.12%。针对净利骤降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系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因广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而计提的商誉减值1.9亿元,另一部分为公司中小客户的应收款项回收风险加大,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而计提相应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4.6亿元。那真实业绩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报告期百亿营收背后现金流入仅有3.5亿元

  年报显示,省广集团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56亿元一直增长到2017年113亿元,五年间翻了一番。但是公司应收账款五年间却增长了近三倍,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与营收之比达到21%,换句话理解就是五分之一的款项属于未结算款,其现金流质量真实情况如何呢?进一步发现其经营性净现金流却只有3.5亿元的现金净流入。百亿收入净现金流只是个位数,其净现金流与营业收入之比仅为3%。因此,应收账款及经经营性现金流都充分表明,其盈利质量并不好,公司百亿的营收都是“纸上财富”。

  此外,省广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0.91%,其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变动方向背离引来深交所质询。

  历年财报部分数据如下:

  巨大商誉余额“埋雷” 减值合理值存疑

  由于省广集团热衷并购,截止2017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形成了商誉净额达到20.50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为40.88%。

  历年商誉相关数据如下:

  新浪财经进一步发现,其历年公司商誉减值比例极低,那么为何2017年占比却如此之高呢?

  根据公告显示2017年之所以对商誉进行减值是由于公司控股的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而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换句话理解就是只要控股公司业绩下滑或者不达标即需要对其进行减值。

  公告截图如下:

  对此,新浪财经发现其对于往年控股子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却并没有对其进行相关商誉减值。上海恺达、省广先锋在2016年业绩完成率仅分别40.54%与93.23% ,相关子公司业绩已经恶化,但是省广集团并没有对其对应总计2.3亿元的商誉进行减值。

  2016年控股子公司已经出现减值迹象,为何2016年不进行减值而又推到2017年进行减值呢?这里面的逻辑是另有蹊跷还是背后有因?后文将详细进一步分析。

 标的公司业绩完成与商誉减值对比: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商誉减值,那其对利润影响将会有多大呢?

  新浪财经简单测算一下,按照当前净值20.50亿元计算,当减值1%,则对未来业绩影响2000万,减值幅度到5%,则影响金额1亿元,如果到达20%,则将会吞噬近4亿元的收益。高额的商誉余额,或许已经为未来的业绩埋下“地雷”。

  高超财务伎俩:减值计提或为配合低价转让

  新浪财经发现,省广集团近四年已确认坏账损失与应收账款净额占比往往在2%-4%左右,但是今年却骤升到20%,背后动因会不会与“商誉减值”的动因不谋而合呢?这或许不得不提2017年的12月中旬低价转让上海雅润事件。

  历年应收账款相关数据如下:

  回溯到2013年11月,省广股份公告称,计划以5.7亿元收购上海雅润,其中75%即4.28亿元用股份支付,1.42亿元以现金支付。原股东承诺,上海雅润2013-2016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不低于5720万元、6500万元、7500万元和8400万元。省广股份此前披露的年报显示,上海雅润2014-2016年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6617万元、7571万元、8443万元。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省广集团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