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失前蹄
“对某些言论,我只能呵呵了。”一中国红牛的前员工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他在华彬快消集团所属的北方某区域市场有过5年以上的工作履历,在感谢中国红牛曾带给他丰厚的待遇和职业成就感的同时,也对发生在去年的被离职事件颇有微词。
“不可能是50年,如果商标授权真的如董事长所言,还有30年,为什么集团从2017年的第一季度就开始大量缩减销售团队的编制?不仅如此,公司甚至还聘请了专业的谈判公司来执行减员计划。谈判从经理到员工,逐一进行,在大刀阔斧的减员行动中,被离开的我们,基本上都没拿到什么补偿,连我所在市场的区域经理也没拿到一分钱……”上述前员工说起这段,依旧情绪激动。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被离职已经不是第一次,不过,相较于从中国红牛离开的两手空空,前一次,他“收获颇丰”。
在这位前员工看来,公司的“不赔偿”行为,实际上是在给华彬快消集团省钱。就他所在区域市场的那一次大规模离职事件,少说也给公司省了近千万元。“公司在改变战略战术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节流。”
而这些,在他眼里,都是华彬集团应对商标授权到期的行为抑或是佐证。
事实上,采访获悉,华彬集团应对“商标授权到期”一事的准备工作,最早开始于2013年。“他们一早便开始物色产品,并寄希望于有一款合适的产品可以替代红牛。”
直到2014年9月,华彬集团收购了美国天然椰子水品牌唯他可可(Vita Coco)25%的股份,成立了唯他可可中国公司,并推出了唯他可可椰子水产品。之后便是儿童饮料果倍爽、VOSS水以及华彬集团的亲儿子——“战马”横空出世。
“公司决定推出PET包装的功能饮料(战马),就足以说明,其方向是塑装的功能饮料市场份额,而非罐装。不过,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运作,战马境遇坎坷,如今,又要出罐装了。”前员工称。
对华彬快消集团未来的境遇,他深感忧虑,当然,这取决于他的“经历”。
除了VOSS水,华彬快消集团旗下的另外几款饮料产品,他都参与过运营、销售。“全在赔钱。不仅如此,那个被寄予厚望的战马,第一批上市的产品已经过期,部分区域的经销商处理过期货品都还来不及。更糟糕的是,华彬方面开启了一元乐享活动,买战马中奖后加一元换购一瓶红牛……这足以说明,华彬集团想透支红牛的最后一丝品牌价值以抬高战马的品牌地位,当然,这也是放弃红牛的表现。”
在他看来,没有了红牛的华彬快消集团注定坎坷。“且不说未来如何,单就其想通过战马来力挽狂澜是很难的。”
这一点,或许可以从华彬快消集团对战马的“预期”中窥得一二。
新金融观察记者从一知情人士处获悉,2018年,华彬方面对战马瓶装、罐装饮料的销售目标是:“合计15亿元。”与此同时,其将2018年全品类(集团旗下所有饮料产品)销售目标定在了223亿元。相较之下,孰轻孰重已无需多言。
不过,上述那个微观真实的层面还不足以说明华彬快消集团目前的生存现状。就前述在职员工所在的区域市场,便是另外一番天下了。
“即便没了红牛,我所在市场的其他产品销售也能让该市场所有人自给自足。”前述在职员工称。虽然,在商标授权一事的具体年限上,他也颇感困惑,但对市场,他同样信心满满。以至于公司对他降职、其他功能饮料公司甚至包括天丝医药对他挖角,都没能让他离开现有的岗位。
只默默说了句:“我淡定。”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红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