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这条耳熟能详的广告相信很多人听过,这种“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也成为很多老年人家中必备药。近日,丁香园旗下公众号丁香医生发布《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一文在朋友圈被热转,该文质疑莎普爱思滴眼液(即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夸大疗效误导患者,将该药拉下“神坛”。
质疑
丁香医生批莎普爱思夸大疗效
“这篇文章目前点击量已经超过600万了。”12月4日晚,丁香园品牌总监陈磊告诉记者。
丁香园是一个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及相关行业的专业性平台,目前注册医师约140万。陈磊告诉记者,“莎普爱思一文纯属科普,并未牵涉其他商业利益。”
在丁香医生公众号上发布的这篇文章,列举了莎普爱思数宗“罪”,包括夸大疗效、错误宣传白内障不开刀也能治好、用症状替代疾病误导消费者超适应症使用等等。
文章指出,全世界范围内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这是全球眼科医生的共识。“美国眼科学会2016年《成人白内障临床指南》中写到:对于人类来说,目前没有发现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或延缓白内障的进展。”
文章还列出了多位眼科医生的意见。最早指出莎普爱思营销危害的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崔红平教授指出,莎普爱思正是利用了人类恐惧开刀的心理,错误宣传白内障不开刀也可以治好,“我的专家门诊每个星期都会碰到这种病人……很多病人滴眼药水,滴到白内障都过熟了,引来青光眼和葡萄膜炎。一个本来是十分钟手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让病人延误好几年,模模糊糊的,不仅牺牲了长时间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最终不可避免进行手术时,还增加了手术风险。”
莎普爱思广告宣称“模糊滴,重影滴,黑影滴”,也被认为是在误导消费者。“很多不少人因为看了广告,听了宣传,发现自己有相同症状,就跑去药店、网上,甚至医院里买莎普爱思滴眼睛,医生拦都拦不住。”上述文章指出,该药在2016年一年就卖出了 2800万支,年销售额7.5亿人民币。“仅2016年一年,莎普爱思公司的广告费用就高达2.6亿人民币,而同年的药物研发费用只有0.29亿,白内障相关的药物只有550万元,连广告费的零头都不够。”资料也显示,莎普爱思曾涉嫌广告违法,被各地的药监部门通报或处罚过。
回应
莎普爱思发公告坚称有效
12月3日晚间,作为上市公司的莎普爱思发布公告回应了质疑。
这份公告称,苄达赖氨酸(bendazaclysine,BDZL)首先由Angelini制药集团于1983年在意大利上市。此后国外学术研究文献肯定了苄达赖氨酸的抗白内障作用,认为该药作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糖性白内障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该药1997年取得卫生部二类新药证书和试生产批件,1998年底取得国家药监局新药转正式生产批件。“公司认为0.5%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对延缓老年性白内障的发展及改善或维持视力有一定的作用,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抗白内障药物。关于媒体报道消费者使用本公司产品出现并发症、延误手术治疗等,经公司核查在正确使用滴眼液产品未发生该情形。” 共2页 [1] [2] 下一页 莎普爱思滴眼液疗效之争:医生称患者用药耽误就医 莎普爱思是否在坑中国老人?专家:治白内障只能手术 媒体走访:莎普爱思医院鲜见 有老人错过最佳手术期 媒体访莎普爱思用户:还是决定做手术 这些药都没用 老人称因郎平代言选用莎普爱思 最终手术治愈白内障 搜索更多: 莎普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