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盘龙药业虚构募投项目?屡登黑榜券商定价上限15元

  新京报:收购亏损企业获明星产品 

  《新京报》报道,招股书显示,盘龙药业是一家以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前身为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并于2013年5月完成股改。盘龙药业称,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盘龙七片为主导产品、以骨科风湿类为主要治疗领域,且涵盖肝胆类、心脑血管类、妇科类、抗肿瘤类多个治疗领域。 

  不过,被称为主导产品的“盘龙七片”,却并非由盘龙药业独自研发,而是通过收购亏损企业获得。 

  招股书显示,盘龙七片组方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由盘龙七、重楼、壮筋丹、五加皮、杜仲、当归、珠子参等二十余味中药材组成。新中国成立后,有老中医将盘龙七片药方奉献给当地政府。 

  在盘龙药业成立后的第二年,1998年1月,西安制药厂柞水分厂向柞水县工业局提交《西安制药厂柞水分厂依法破产的申请》。半年后,7月12日,盘龙药业与西安制药厂柞水分厂破产清算组签署《资产买断合同》。在该合同中,盘龙七片配方以无形资产的方式被一并买入——因“该厂无形资产属于柞水县人民政府所有”,“将相关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盘龙药业”。 

  盘龙七片在盘龙药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给公司带来诸多荣誉。除入选中药保护品种,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外,盘龙七片带来的收入也很实惠。 

  主导产品单一 所占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7年1-6月,盘龙七片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6,495.85万元、15,493.21万元、18,138.90万元、10,580.27万元。该产品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分别占同期主营业收入的67.15%、60.50%、59.39%、65.57%。 

  《投资时报》报道,盘龙药业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该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位列风湿类疾病中成药细分市场份额前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投资时报》记者也注意到,在风湿类疾病中成药市场中,虽然该公司近年来盘龙七片的销售金额相对保持稳定,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所占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从南方所数据来看,在风湿类疾病中成药细分市场中,包括盘龙七片在内的前五大产品竞争情况有所差异,其中占市场份额最多的舒筋健腰丸领先优势较为明显,占比为14%左右,而包括盘龙七片在内的另外四种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比例相差不大,均在4%-6%左右徘徊,竞争激烈。从2013年-2015年数据显示,该公司盘龙七片销售额排名第五,复合增长率排名第四,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可以看出,该公司产品以盘龙七片为主,品种相对单一,盘龙七片的生产及销售状况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水平。而在盘龙药业主导产品所处的细分市场中,各竞争对手所占份额差距并不大,不存在某个产品具有绝对市场优势的情况,由此可见该市场的竞争程度激烈。如果盘龙七片的生产、销售出现异常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很多药企由于某个明星产品进入到大众视野,但那种完全依靠单一产品支撑的药企在市场上往往容易栽跟头,抗风险能力小,市场地位也难以巩固。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尽快实现产品多样化才是企业的长久发展之计。 

  三年半学术推广费2.95亿元

市场推广费的具体构成

市场推广费的具体构成 

  《投资者报》报道,阅读其财报,记者发现有一项费用非常引人注意,那就是学术推广费用。2014至2017年上半年,盘龙药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03亿元、9302万元、1.19亿元和7086万元,其中学术推广费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分别为7385万元、6615万元、9528万元和5925万元。 

  三年半时间里,盘龙药业仅学术推广费用就累计达2.95亿元,合计进行次数为4185次,平均每次学术推广花费7.04万元,为报告期内合计研发费用的12倍,比三年半的净利润之和还多1.57亿元。 

  据业内人士称:“所谓学术推广,是制药企业以学术推广会议或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向医生宣传药品的特点、优点以及最新基础理论和临床疗效研究成果,并通过医生向患者宣传,使患者对药品产生有效需求,实现药品的销售。而制药企业的学术推广费用主要由场地费、主持人主持费、公司员工的出差费用以及嘉宾出场费、礼品费等构成。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行业潜规则。” 

  从业绩上来看,盘龙药业对这种销售模式非常依赖,盘龙七片90%的销售收入是通过学术推广模式完成的。除了学术推广, 2015年初,盘龙药业曾在江苏、湖南等市场对销售模式进行调整,从学术推广模式转为经销管理模式,令公司营销渠道下沉。但是调整后,盘龙药业2015年销售收入较2014年反而出现了下滑。2016年,公司又将上述销售区域逐步转为学术推广模式。 

  不过,盘龙药业并未披露这笔费用中更详细的数据。这也使其学术推广可能带来的商业贿赂问题引起了证监会的重视。9月4日,证监会官网发布《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要求盘龙药业补充披露报告期内举办学术研讨会、医院科室推广会、赞助学术交流会等的具体情况,并说明是否存在委托第三方会务代理机构提供服务的情况;补充说明是否存在向参会人员直接给付现金或报销的行为。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盘龙药业补充说明相关药品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情形,防止商业贿赂的措施和方法,以及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保障市场开发费用发生的合法合规性。 

  27个批次产品登上监管黑榜

盘龙药业及子公司盘龙植物药业存在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被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及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盘龙药业及子公司盘龙植物药业存在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被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及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据《长江商报》报道,报告期内,公司的27个批次产品因质量问题被监管部门通报。 

  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关于61批次中药饮品不合格的通知(2017年第70号)披露,盘龙植物药业白矾性状、含量测定不合格。33批次中药饮品不合格的通知(2017年59号)披露,盘龙植物药业菊花含量测定不合格。陕西省食药监局2017年第二期抽检不符合规定药品质量公告显示,盘龙植物药业姜黄、首乌藤、白芍、金银花、海风藤的性状、含量测定不合格。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广东、江西等地方食药监局的药品抽检通报中,也不乏盘龙药业的身影。如去年8月9日,广东通报的药品抽检信息中,盘龙药业生产的批号为“20141101”、规格为“每片重0.22g(含对乙酰氨基酚12mg)”的感冒清片性状不合格。2015年该局通报盘龙药业生产的批号为“20140101”精制银翘解毒片也被检出性状不合规。 

  招股书显示,2012年至2016年,盘龙药业及盘龙植物药业共有27个批次的产品质量不合格被监管部门通报、处罚,产品名称有抗骨增生片、三黄片、黄连上清片、通窍鼻炎片、痰咳净片及海风藤、首乌藤、防风、板蓝根、当归、杜仲等。

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盘龙药业药品屡登“黑榜” 采购岂能“空手套白狼”?

恒泰天纵集团将开发盘龙购物中心

药企盘龙云海进军化妆品行业 新出可以吃的面膜

德成•盘龙广场一期优质楼盘创下武汉楼市热销奇迹

盘龙云海产品因广告严重违法遭曝光

搜索更多: 盘龙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