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调整,佳兆业业绩向好,据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全年销售额为298亿元人民币,营业额及毛利润分别为178亿元及23.12亿元,较2015年分别大幅增长62.6%及573%。不过2016年仍为亏损,直到今年的半年报,佳兆业业绩才扭亏为盈。此外,公司净负债率也保持在高位,2014年至2016年分别为51%、54%、43%。
虽然经历了财务危机,但佳兆业却一直在扩张。去年以来,佳兆业整合旗下文体、旅游、酒店、影院等业务板块并成立文化集团,进军包括文化、体育等业务在内的“大文化”领域。
此外,佳兆业旗下还拥有在香港上市的美加医学(00876.HK)、在美国上市的南太地产两个平台。美加医学主要从事义齿业务。今年7月12日,佳兆业宣布拟以1.1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南太地产17.7%股权。
佳兆业公关部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产业化布局有助于本公司整合产业资源,增强在获取土地资源时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由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新型房地产服务供应商的转变。”
进军千亿梯队
佳兆业提出了3年达到千亿元的销售目标。
此前佳兆业因为牵扯进贪腐案,一度影响了公司在土地市场的发展。好在近年来,佳兆业通过合作伙伴逐步恢复了与政府间的合作关系,2015年,佳兆业接连获得数个文体中心运营权和城市更新项目,2017年佳兆业就在主攻深圳平湖旧墟项目、深圳雅俊项目、深圳盐田项目及珠海湾仔项目。根据公开数据,这4个项目可售建筑面积或将近100万平方米,在房价高企的深圳和房价正在上涨通道中的珠海,仅这4个项目将为佳兆业贡献数百亿元销售业绩。
郭英成对此也颇有信心,“未来公司运营是以一二线城市运营发展为主,因为拥有深圳、上海等地优质资源。佳兆业有个独特的发展模式,就是(参与)旧改,未来一年的时间就能提供300万~400万平方米土地给集团开发。”
8月29日,佳兆业公布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85.9亿元,同比增长71.8%;毛利28.6亿元,同比增长224.5%;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降低25.3%;核心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9.08亿升至11.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但逐渐好转的盈利并未改变公司因前两年财务危机而衍生的高负债状况,据中报测算,佳兆业资产负债率为87%,净负债率则在100%以上,显示公司虽然业务走上正轨,但资金链仍相当紧张。
不难看出,佳兆业的发展规划仍显激进,在大刀阔斧进行收购的同时,能否避免资金紧张值得观察。
《投资者报》记者 金见欢 共2页 上一页 [1] [2] 佳兆业“复活”后多元化转型未现规模效应 佳兆业的A股图谋 重金“上位”谋多元化转型 明家联合实控人变更 佳兆业郭氏兄弟上位接盘 佳兆业走出困境后开始出击 近18亿并购创业板公司 “到三四线城市不会打仗”佳兆业加码一二线城市项目 搜索更多: 佳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