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人士进一步称,鲜花电商打破了消费者对鲜花价格昂贵的惯性思维,打破礼花垄断市场,让鲜花变得大众化。用亲民价格争夺市场时,为控制成本不断压低价格,且通过花材的种类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却忽略了鲜花安全和质量把控。对于企业来讲,品控意味着口碑,需要用过硬的质量赢得用户的黏度。
行业探索 配送遇阻
从融资到花材,花加接连陷入风波,或许是鲜花电商行业当前困境的缩影。在业内人士看来,鲜花电商作为生鲜电商的分支,在资本的驱动下,正逐渐打开市场,然而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品控难、配送慢、折损高已经是鲜花电商的通病。
一位刚入局鲜花电商的创始人表示,从源头寻找花材并非难事,如何将鲜花运至仓库,再完好无损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才是最头疼的问题,中间众多的流程让原本娇贵的鲜花产生折损,物流配送更是一大考验。上述人士表示,平台订单量不充足时,难以自建冷链物流或干线带水运输的物流系统,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冷链配送成本同样高昂,且难保证鲜花质量。据了解,目前主流鲜花平台的终端配送大多数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与冷链配送痛点共存的则是鲜花电商对品控的难把握。有鲜花代理商对北京商报记者称,目前鲜花电商产生不少问题,鲜花电商要尽早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转向品牌、品质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管理、物流体系建设。同时,鲜花电商需要不断向上游延伸,进而形成品牌溢价的能力。
尽管鲜花电商拓展之路困难重重,但市场仍存较大空间。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鲜花电商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鲜花电商交易规模为172亿元,2017年预计将能达到215亿元,2018年或将达到346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赵述评 共2页 上一页 [1] [2] Flowerplus花加全球化战略初见成效 挚爱 · 玫瑰全面升级 花加陷入毒花风波 鲜花电商用户体验感差问题仍存 花加向买家配送有毒的鲜花 涉及四五千人 徐小平参投 花加召回马利筋花束背后的行业众生相 鲜花电商花加误将毒花材混入花束 有买家现过敏反应 搜索更多: 花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