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冲千亿,佳兆业扩张之路上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随着重组事项顺利推进,股票交易恢复,经历两年存亡危机的佳兆业回归正常化。2016年实现合约销售298.43亿元和226.94万平米,同比分别上升了222%和81%,公司管理层更是高调宣布要在未来三年冲刺千亿目标,扩张野心可见一斑。究竟佳兆业的底气何在?千亿路上又暗藏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销售:首4月目标完成率仅为32%,货值集中分布一线城市
从2017年1~4月佳兆业的销售表现来看,销售节奏较为平稳,除了恰逢新年的2月之外,每月均可完成3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前4月累计实现了合约销售112.14亿元和72万平米,较2016年同期上涨了27%和11.9%,按2017年实现350亿元的销售目标来推算,目标完成率仅为32.04%,表现可谓一般。这主要与其自身的推盘节奏密切相关,和多数房企抓紧上半年“抢收”有所不同,佳兆业下半年推盘量将高于上半年。
2017年整体可售建筑面积约450万方,预计销售均价为16400元/平方米,可售货值约740亿元。从货源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核心一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总可售面积占比为27%,货值却高达52%,可见企业对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的依赖度比较高。但随着近期各核心一二线城市先后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楼市降温已然成为大势所趋,350亿元的销售目标完成仍有压力。事实上,即便其年度目标顺利达成,要于2019年实现千亿,每年也至少保证69%的增长率,也算是不小的挑战。

拿地:加紧一二线战略布局,以城市旧改“曲线拿地”
在佳兆业沉寂的2014年到2016年,其在拿地态度上还是较为积极的,共新增了16幅地块,权益建筑面积为360.58万平米,权益金额为204.89亿元,截止2016年12月31日,佳兆业的总土地储备为2130万方,土地消化周期为9.39年,土地储备充足。从结构来看,一二线城市新增土地建面占比高达73.96%,拿地主要集中在深圳、苏州、惠州等多个热点城市,这些城市同样也是佳兆业销售贡献的“中坚力量”,此举也有助于及时补充库存,巩固既有销售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
值得关注的是,佳兆业还在积极推进城市旧改业务,尤其在大本营深圳,储备的860万平米的土地中有400多万方为城市旧改项目,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规避公开招拍挂市场地价较高等不确定性因素,控制拿地成本;另一方面,旧改项目往往位于城市核心区,对这部分的改造再建也有利于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财务:净负债率保持高位,公司经营亟待扭亏为赢
要冲击千亿目标也离不开稳健的财务支持。从负债来看,佳兆业的偿债指标在逐年改善,截至2016年末,长短期债务比为10.28,现金短债比为2.14,短期偿债压力不大,净负债率由2015年的521.3%下降至307.92%,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共2页 [1] [2] 下一页 市场调控难松 佳兆业3年后冲击千亿目标不容易 佳兆业壹号街市开业三天 客流及销售数据创新高 佳兆业商业集团旗下壹号街市开业 年内将再开三家 挖来前迪士尼高管 佳兆业也要闯入“乐园大战”了 佳兆业壹号街市首店落户深圳月底开业 面积2000㎡ 搜索更多: 佳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