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度濒临绝境的佳兆业逐渐回归正轨。12月19日晚,佳兆业在有望完全恢复上市之前,终于披露了关于该公司财务报告审计的最新调查报告。对于之前普华永道指出的佳兆业六大审计问题,佳兆业公告显示,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事高”)对财报问题做出了独立解释:会计错误,责任缘由为“前雇员”违规操作。
同时,佳兆业已与所有债权人达成和解,旗下项目已全部解封。佳兆业表示,这份调查报告意味着公司“复牌之路迈出重要一步”。但公布缺失的两年年报,成为佳兆业复牌的必要步骤。
前雇员违规操作?
此前普华永道指出佳兆业年报问题上犯下的“六宗罪”,被看做是郭氏家族和佳兆业的“致命危机”,分别是:明股实债、向若干人士支付现金或收取若干人士的现金付款、定向行贿、不正常出售物业、应付款理由随意变更和物业抵押。
对此,12月19日佳兆业披露富事高的审计报告称,上述涉及的现金付款等行为系会计错误,责任缘由为“前雇员”违规操作。
富事高称,发现有前员工精心策划企图隐瞒41项借款协议,包括制作虚构协议及文件、巨额的不恰当及未经授权付款、利用汇款代理掩饰不恰当及未经授权付款的真正目的、会计账目中对付款及未偿还负债的不正确会计处理方式以及与多方串通。
另外,报告还自辩表示,有另外14项的借款协议,并未获普华永道识别及向其披露,涉及14亿元人民币。就有关发现不明的现金付款及收款,表面证据显示差额共34亿元人民币涉及不正当行为,与12名第三方往来的现金付款及收款交易并无清晰业务目的,亦无妥为授权,但无证据显示香港管理层知悉该不正当交易。
对于“前雇员”的违规操作,佳兆业独立委员会认为,前员工的不正当行为涉嫌盗用公司资金、伪造账目及假冒行为,应该向中国警方报告。如果造成公司实质财务损失,佳兆业还应考虑在中国针对犯事者提起民事诉讼。
而对于佳兆业东莞、惠州的附属公司重新回归佳兆业集团,独立委员会认为交易并未造成损失,无须采取任何法律行动。而中国政府对于佳兆业的物业锁定行为,富事高并未发现其中有任何欺诈行为,独立委员会亦不建议采取法律行动。
在最新公告中,富事高也谈及按照综合工作计划对佳兆业财务报表进行调查的方法及限制。其中该机构提及,在推进过程中,某些方面限制了其可进行并完成的程序性质与程度,包括普华永道拒绝会面,多名佳兆业管理层及雇员离职,部分文件缺失等。
与债权人和解
在普华永道指出的佳兆业六大审计问题中,包括佳兆业的若干现金、物业、设备、土地使用权、投资物业、持作销售物业及发展中物业已被冻结,因而未能转让或抵押,若相关法院决定行使权力,部分相同类别的资产可能受到相同限制。这些条件可能会对佳兆业能否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问。
富事高在调查报告中指出,佳兆业的39个物业项目自2014年11月起受深圳相关部门施加的各种限制所规限。截至今年9月底,有3个依然受到部分限制,这部分物业2014年底时总账面净值约34亿元。
对此,佳兆业关于审计问题提及的物业项目被限制事宜,公司与所有债权人均已达成和解,“旗下的项目已全部解封”。
佳兆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与每一位债权人进行沟通,和解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具体相关细节暂时不方便透露。
据一位熟悉佳兆业的人士介绍,一年多时间以来,佳兆业便不断传出与境内外债券人和解的消息,旗下项目也逐渐重启销售。不过,与全部债权人达成和解后,未来对于佳兆业的财务管控以及偿债能力都是一种考验。 共2页 [1] [2] 下一页 佳兆业财务造假路径:前雇员涉虚构154亿协议 佳兆业造假路径:近400亿隐藏债务被曝光 佳兆业被前雇员“坑” 涉资高达352亿元 佳兆业涉嫌财报造假路径曝光 隐藏债务近400亿元 佳兆业发布深圳两项目 均是社区型购物中心 搜索更多: 佳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