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16年9月30日,佳兆业曾被锁的39个项目中剩余3个处于受限制状态,相关账面净值为34亿元 视觉中国图
佳兆业(01638.HK)近400亿元的隐瞒负债被曝光。
这是法务会计公司富事高对佳兆业的财务调查报告中披露的情形。这些隐瞒负债此前从未得到披露,与佳兆业合作十年的核数师普华永道在发现相关借款协议的存在后,不愿为佳兆业2014年年报出具无保留意见,已在今年6月辞任。
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事务所的审计手段是有限的,如果上市公司有心隐瞒相关文件,事务所很难分辨出来。能否避免财务造假,上市公司本身的态度很重要。”
2014年11月,佳兆业卷入官员贪腐案,随后房源被限制交易,公司现金流枯竭、陷入债务危机。同时,因不能签发财报,佳兆业从2015年3月停牌至今。不过随着佳兆业董事会主席郭英成的回归,公司业务在慢慢回归正轨。富事高的调查报告无疑是承认过去多个财年中涉嫌隐瞒负债、粉饰财报、伪造文件、虚构交易,但佳兆业别无选择。
在财务数据之外,佳兆业营运已恢复正常,佳兆业金融中心、金沙湾国际乐园等多个项目已先后启动。
隐藏债务曝光
12月19日深夜,佳兆业发布富事高对于审核其2014年财报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由郭英成签发。
富事高以擅长处理财务丑闻、恢复公司声誉为业内所知,如达进东方照明(00515.HK)就曾为复牌而聘请富事高为其独立法证专家进行财务调查。2015年10月,富事高正式进入佳兆业进行年报审计调查。此前一个月,时任佳兆业核数师的普华永道曝光了佳兆业“明股实债”及关联交易的六大问题。
根据富事高调查报告,在2012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佳兆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订立了41项借款协议,总贷款融资额为352亿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佳兆业未偿还负债为308亿元。而此41项借款协议中,目前有两项因未知原因处于失踪状态。
未偿还的308亿债务,在公司2014财年及过往会计年度中被错误分类,其中138亿元借款被记录为“其他应付款项”、44亿被记录为“权益”类,82亿在过往的会计年度被分类到“其他应付款项”,但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又被重新分类到“短期/长期债务”,另外还有44亿元的款项没有入账。
通过虚构文件,佳兆业308亿元未偿还借款中的129亿元,并虚构关联公司收购交易,通过汇款代理最后被调配至不明账户及受益人。
调查报告指出,佳兆业前雇员精心策划企图隐瞒该41项借款协议,当中涉及制作虚构协议和文件、未经授权付款、利用汇款代理掩饰不恰当及未经授权付款的真正目的;对付款及未偿还负债的不正确会计处理方式;与前雇员、供应商、汇款代理及其他第三方串通。
除了上述41项借款协议外,佳兆业还于先前的财年中,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订立14项借款协议。佳兆业在2013、2014两个财年中,将来自额外协议的14亿资金支付给汇款代理。
另外,2012年6月~2012年8月期间,佳兆业就11亿元的贷款额与两家非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协议,但在2012财年和2013财年,该笔未清偿债务被入账为“其他应付款项”,该笔债务涉及三份虚构协议,佳兆业向其中一份支付了7亿元。截至2014年末,上述两笔借款协议的负债已由佳兆业及两名第三方偿还,但第三方作出的还款并未记录在集团的会计总账中。
综上所述,在富事高披露的2014年及过往财年中,佳兆业通过超过50项借款协议,所隐瞒的负债规模将近400亿元,截至2014年末,超过300亿元处于未偿还状态。而已偿还的部分债务中,除了佳兆业外,还涉及未知的第三方。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2015年1月融创(01918.HK)团队开始进驻佳兆业清查盘点佳兆业资产和债务,意欲收购郭氏家族持有的49.25%股权,融创团队很快便发现了佳兆业实际负债远高于650亿元,于是在境内外债务重组及收购谈判压低收购价码,但因推进不顺随后放弃。 共2页 [1] [2] 下一页 佳兆业被前雇员“坑” 涉资高达352亿元 佳兆业涉嫌财报造假路径曝光 隐藏债务近400亿元 佳兆业发布深圳两项目 均是社区型购物中心 佳兆业翻身要靠多元化?300亿投资旅游综合体 佳兆业世界第一高楼计划落空 曾遭遇政府锁盘 搜索更多: 佳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