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我在杭州菜市做‘主理人’”

  “我们小程序订餐暂时不开了,原本想着周五和双休日人会多,没想到周一还有这么多人在排队,我得先保证线下顾客的需求,实在不好意思。”11月24日上午9点多,赵唯宏擦净手上的面粉,趁着给手机充电的间隙,在微信群里回复了一条语音。

  往常,赵唯宏会在微信群里发预订小程序,推送每天制作的包子种类,群友可以线上点单,到点来取包子。不过这几天,群友们被“冷落”了,因为赵唯宏在双浦菜市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店面,全家人上阵都应付不过来热情的食客。

  细看,这个包子铺有些特别——各级媒体报道的画面挂满墙壁,电视机上滚动播放着视频采访片段。是的,最近走红网络的那个“卖包子”的美院硕士,就是赵唯宏。

  就在几个月前,这个来自山东淄博的“95后”小伙,怎么也不会想到,有天他会一头扎进菜场里创业,成为“山东大蒸包‘主理人’”。

  “每个包子都在顾客眼皮底下完成”

  24日,记者来到双浦菜市“山东大蒸包”摊位上时,只见不大的案板放着两台厨房电子秤,一台用来称每个剂子的重量,另一台称内馅的重量。以热卖的土猪肉包为例,面皮65克、肉馅55克,每个包子都精确到克。制作、醒面、上笼蒸制,所有环节都在顾客眼皮底下完成。

  “我们的包子有人说好吃,也有人说要避雷,大家不要抱太高的期待。”连续数日被热情的食客包围,赵唯宏惊喜之余也有些压力,现包现蒸的速度显然跟不上顾客的需求,不少顾客排队一小时还没买到包子,他只能不断重复,“说到底就是个包子而已,菜市还有别的好吃的,菜都很新鲜,大家可以去逛逛。”

  “你们做不做酒酿馒头?”“这个真不会,我们只会做北方的包子。”“我特意从滨江赶来的,我也是山东人,来尝尝家乡的味道。”拉家常般的闲聊间,一笼笼冒着热气的包子出炉,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赵唯宏看了眼店铺前依旧看不到队尾的买包队伍,加快了擀面皮的手速。

  “我想为父母遮风挡雨”

  时间回到今年4月前,赵唯宏是中国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的硕士毕业生,是带着孩子们最远去过南极的研学老师。今年年初,父母从老家南下,来到杭州陪儿子一起创业。

  “我父亲是30年的鲁菜厨师,和母亲两个人闲不住,在杭州逛了几天后就想找点事儿做,4月份开始在美院象山地铁口支了个摊,开始卖山东大蒸包。”赵唯宏说,小摊刚开始生意一般,一个下雨天,他看到父母撑伞吆喝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于是我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为小摊做推广,暑假研学比较忙,但我有空就去小摊帮忙,逐渐积累起一批客人。”

  生意有了起色,赵唯宏想为父母物色个店铺,能够遮风挡雨。10月下旬,赵唯宏看到双浦菜市招租的消息,考虑到离转塘比较近,就去现场看看,“能做餐饮、租金合适,就是面积小了点。”

  原本想着留了电话再找找其他店面,但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接到菜市负责人的电话。

  “当时我还没有‘走红’,菜市运营方看了我的社交平台,觉得我们这包子做得干净、认真,我非遗研究的学术背景,也契合他们想打破常规菜市的理念。”赵唯宏说,菜市为了支持年轻人创业,给他的店铺一定的租金优惠,双方“一拍即合”,父母的店铺,有了!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