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是热气腾腾、蘸满折耳根辣椒水的豆腐果,右手举着咖啡,这反差又和谐的场景正是贵阳街头的日常一景。作为中国“含山量”最高的省份,贵州不产一粒咖啡豆,却孕育了众“咖”云集的“咖啡之城”——贵阳。这座地处中国西南的城市,近年来以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数量,实现了约2000人拥有一家咖啡店,超过了上海。
2025年,贵阳咖啡消费年均增速高达18%,成为全国咖啡消费增速最快的城市之一。一杯杯氤氲着香气的咖啡,正成为观察贵州消费新场景的独特窗口。
“日咖夜酒”,重塑生活方式
在贵阳,“美酒加咖啡”不再只是一句歌词,而是落地为充满活力的消费新场景。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的“日咖夜酒”专区人气火爆。一些咖啡馆创新的“茅台冰美式”,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专程打卡。“白天提神奋斗、夜晚放松社交”的生活态度,代表着消费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日咖夜酒”火爆的关键。
作为“咖啡之城”,贵阳还盛产“咖啡冠军”。5月,在印尼雅加达举办的2025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上,来自贵阳的咖啡师彭近洋荣获世界冠军奖杯。截至目前,贵阳已走出十余位世界级和全国级咖啡赛事冠军,形成了独特的“主理人赛事评审化”现象,许多咖啡馆主理人本身也是国际专业赛事的评审。
8月16日,作为商务部2025服务消费季系列活动之一,“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阿云朵仓开幕。活动中,2025贵阳(国际)全能咖啡师大赛暨“三豆客·亚洲杯”烘焙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优秀咖啡师同台竞技,全方位呈现了一场集文化、专业于一体的咖啡盛会。
辉煌的当下,源于深厚的积淀。贵阳的咖啡文化底蕴早已孕育多年,回溯至2005年,这座城市便诞生了“悦读时光”“土壤咖啡”等第一批精品咖啡店。在中国咖啡消费市场仍以速溶和商业咖啡为主的背景下,这些早期开拓者率先引入“精品咖啡”概念,走在了时代前沿。美团数据显示,除瑞幸、星巴克等连锁品牌外,该平台收录贵阳咖啡门店共1200余家,其中贵阳本土品牌占比接近80%,展现出强大的本土生命力。
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活跃的消费群体,贵阳的咖啡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美团数据显示,外卖咖啡消费群体以20至30岁的Z世代年轻消费者为主,女性占比近六成。今年5月,贵阳咖啡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47.8%,其中外地游客订单量增速高达86.38%。
“贵阳人的嘴巴很‘刁’。”黑石咖啡馆主理人雷鸣点出了关键,“这种‘刁’也为贵阳咖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3年的数据显示,在“愿意花钱取悦自己”的榜单中,贵阳位居全国前五,高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贵阳宜人的气候、慢节奏的生活步调,滋养了一种松弛而不闲散的城市氛围,遍布街巷的社区咖啡馆与本地烟火气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消费环境,让跨界融合显得自然而不突兀。
咖旅融合,“山野特调”征服味蕾
在贵阳的咖啡馆,“一听摇头,再喝上头” 的消费体验层出不穷。折耳根的微辛、木姜子的辛香、酸汤的发酵感甚至茅台的醇厚,被大胆融入咖啡,突破传统味觉边界。
雷鸣将折耳根融入美式咖啡,没想到这杯“黑暗料理”会成为市场爆款。2024年,黑石咖啡馆推出“一豆三喝”体验套餐,用同一款咖啡豆搭配三种贵州特色食材。“被迫营业咖啡”的主理人熊晶妍介绍,他们将贵州本土水果刺梨与咖啡相结合,调制了“小野花”饮品。这些融入贵州特色风物的“本地化创意”咖啡产品,让咖啡成为传播本土文化的新味觉名片。
本土化创新不止于口味,咖啡已成为贵州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媒介。结合自然风光、民族文化的咖啡店在社交平台上成为大热门。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