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的兰州万象城,上海网红瑞士卷店门前排着蜿蜒的长队;国芳中心内,西北首家麻六记门前食客云集;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街区里,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于丝路文化长廊……这份热闹非凡并非节日场景,而是兰州“首店经济”蓬勃发展的日常剪影。
从火爆全国的胡叨叨、赵记传承等餐饮落地兰州,到甘青宁首家苏宁易购超级体验店入驻金城,再到西太后、劳力士等国际大牌首入甘肃。“首店经济”如一股强劲的活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激发城市消费潜能,重塑着金城的商业业态。
从流量到留量
首店成为商圈引流新引擎
上个周末,国芳中心的PodoPodo果嘟嘟创意料理店外排起长龙,市民冯垚拍下这一幕并向记者分享道,“这是西北首店,我们特意选这里过结婚纪念日,没想到人气这么旺。”而这份“甜蜜烦恼”并非个例——转头望去,同层的山缓缓(西北首店)与麻六记(甘青宁首店)门前同样食客云集,一座难求。
这人气十足的景象,正是国芳中心通过“首店经济”实现华丽转身的缩影。如今在这里,市民不仅能在一层楼内尝遍野果、麻六记等近十家首店美食,在蕉内、BJHG等潮流服饰兰州首店购置心仪衣物,还能在休憩之余以赵记传承的中式甜品或Q面包的糕点为购物之旅画上句号。
首店集群效应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商业活力。国芳中心总经理柳吉弟介绍道,“经过两年精准的业态调整,国芳中心这个兰州老牌商业地标已成功转型为集零售、餐饮与体验于一体的‘超级百货’,而首店引入正是转型的重要一环,且为商场带来了更多客流量。”
目前,国芳中心已成功引入西北首店3家、甘青宁首店28家、甘肃首店10家,形成了覆盖餐饮、服饰、生活等多品类的首店矩阵。以“首店经济”为引擎的转型成效显著:客流同比增长高达50%,新会员增长25%。其中,首店品牌对整体客流的贡献率超过15%,当之无愧地成为商场从“流量”转向“留量”的引流新引擎。
从传统到创新
首店树立传统商业转型样本
首店经济的活力不仅体现在“新面孔”的引入,更体现在传统商业企业的服务创新和业态升级上。
走进永辉超市(中海环宇城店),入口处贴心增设便民服务区,为顾客免费提供自助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便民设施,休息区常备自助饮水机、常用药和爱心糖果;生鲜、烘焙等区域,每款产品的冷藏建议温度和制作方法均有介绍,免去了顾客自行“做功课”的麻烦;肉类及水产全品项提供精细加工打氧等服务。正在选购商品的王阿姨不禁感叹,“自从永辉超市开业之后,我就只来这里购买日常用品了,不仅品类全、价格优,最重要的是服务特别好。”
作为兰州首个引入“胖东来模式”的零售业态创新项目,永辉超市(中海环宇城店)通过“首店经济”效应,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参与热情,其客流量由以往的日均3000余人次,上升至日均一万余人次,日销售额也较整改前翻了五至六倍,为传统商超转型与城市消费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无独有偶,本土老字号佛慈制药同样在首店经济浪潮中另辟蹊径。其围绕“药食同源”理念,创新开辟健康茶饮新赛道,开设兰州首家新中式健康轻养茶饮店“慈茶馆”,不仅实现了传统品牌的年轻化与业态创新,更为市民带来突破传统“以甜取胜”的全新饮品体验。
从尝鲜到日常
首店塑造市民多元消费场景
首店带来的不仅是自带流量热度的新品牌,更将新颖消费体验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既能塑造多元消费习惯,也能带来线下购物、即买即得的便利。
位于兰州高新区陇星大厦一层的冠派克是一家专注“大牌硬折扣”的连锁零售店。记者看到,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店铺里,进口洗护用品、休闲零食、大牌护肤品、宠物零食等商品品类一应俱全。作为甘肃首家冠派克,其落地不仅为附近消费者带来低价、多样的购物体验,也提供了更多新品类的消费选择。
“今天来逛,意外发现这里有平时网购才能买到的洗衣凝珠,而且价格和我‘双十一’凑单差不多,还免去了等快递的烦恼,太划算!”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李倩趁午休时间和朋友选购了满满一大袋商品。
今年5月,全国熟食连锁品牌“九多肉多”兰州首店落地七里河区,作为在全国有1900余家店铺的熟食店,其开业同样为周边居民带来了一场“舌尖上的新体验”。
“之前在短视频刷到这个品牌,但一直没机会尝试。现在好了,家门口就开了一家,顺路就能买得到,老伴和孙女都喜欢吃。”市民郑宏琳说道。记者到达门店时正值下班高峰期,只见店外排起长龙,顾客络绎不绝。这些“接地气”的首店与国际品牌同场竞技,让“首店消费”从偶尔尝鲜变为日常选择。
这些遍布全城的首店,如同一个个消费增长极,既拉动了商场客流与销售额的双重提升,又激活了商业综合体的内生动力,更在丰富市民日常消费场景的同时,释放消费需求与潜能,为兰州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相信在未来,随着首店的持续扩容,首店经济将持续推动兰州商业业态优化升级,进一步释放城市消费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常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