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可通过数字化在线共享。作为数字化教育的重要产物,教育学习类应用APP为消费者日常学习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部分APP出现的收费模式不合理、退费难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全面了解教育学习类APP的市场和消费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深圳市消委会选取行业影响力较大、用户数量较多、使用频率较高的20款APP开展监督调查。对苹果iOS系统、华为鸿蒙系统、安卓系统下同款教育学习类APP产品及服务收费模式进行比较,调查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一)购买产品和服务仅可使用虚拟币支付。19款APP在iOS系统中,消费者需先充值虚拟币,再使用虚拟币购买产品和服务;1款APP在iOS系统中,不强制使用虚拟币支付,但要求使用苹果IAP支付。20款APP在鸿蒙系统、安卓系统中,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均不需充值虚拟币,可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多种方式支付。
(二)虚拟币充值金额无法自定义。85%的APP在iOS系统中,45%的APP在鸿蒙系统、安卓系统中,虚拟币充值金额无法自定义。消费者只能在商家提供的几个固定金额中进行选择,而固定金额往往与实际产品价格并不对应,且难以通过对固定金额排列组合使充值金额刚好等于所需消费金额,极易产生虚拟币结余。
(三)虚拟币充值后不予退款。95%的APP在iOS系统中,55%的APP在鸿蒙系统、安卓系统中,退款协议规定充值虚拟币后不予退款,易导致消费者未使用的或结余的虚拟币无法退费。
(四)虚拟币充值后不支持跨手机系统使用。因APP开发商在不同手机系统的开发运营成本存在差异,且涉及手机个人信息安全问题,85%的APP在iOS系统中,55%的APP在鸿蒙系统、安卓系统中,虚拟币充值后不支持跨手机系统使用,消费者一旦更换手机系统后只能重新购买虚拟币。
(五)虚拟币售后条款在充值页面未显著提示。苹果iOS系统、华为鸿蒙系统、安卓系统中同款APP的退款规则及退款渠道存在差异,且相关条款及说明往往隐藏在APP用户协议、须知中,关键条款不易察觉。
当前,教育学习类APP种类众多、消费群体规模巨大,针对大部分APP内容同质化、功能趋同性的问题,提高消费体验、保障放心消费,既能增强消费者信心,又能推动企业优化服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最终构建消费者满意、市场健康的良性生态,实现消费者与优质APP经营者的共赢。因此,针对上述调查问题,深圳市消委会对APP经营者提出以下建议:
1.向消费者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购买方式,支持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
2.增加自定义价格选项或提供多样化的充值金额选项,方便消费者组合出更多与产品价格相匹配的金额档位。
3.完善退款机制,提供便捷高效的客服沟通渠道和方便快捷的退款渠道。
4.实现数据跨系统互通,支持同一账号所充值的虚拟币能够跨手机系统使用。
5.优化APP内用户协议、须知等条款展现形式,对于售后条款予以重点突出。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深圳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1.理性选择虚拟币充值金额
消费者充值虚拟币时,需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合理充值金额档位组合,使充值金额与产品价格尽量匹配,避免一次性充值过多导致虚拟币剩余,并仔细核对充值信息和支付金额,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支付。
2.仔细阅读充值及退款规则
仔细阅读APP的用户协议、充值规则、退款政策等条款,如遇限制退款、使用期限不明确等不合理条款,应及时与APP客服联系,同时谨慎考虑是否继续交易。
3.谨慎选择常用手机系统充值
消费者充值虚拟币时,应充分权衡后选择常用的手机系统进行充值,谨防因系统使用限制导致权益受损。
4.提高维权防范意识
为保障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消费者需通过官方网站或APP内进行虚拟币充值,切勿通过外部链接或私下付款方式充值。妥善保存充值记录、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支付页面和订单截图、与APP客服的聊天记录、APP相关规则条款等相关证据,便于后续维权。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