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嘉宾
张天兵 德勤中国消费行业主管合伙人
讨论嘉宾
蔡 云 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分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罗臻毓 越南南龙地产CEO,桉得资本董事长、CEO
罗韶颖 东原致新、东原仁知董事长
周颂明 光大安石资管总裁
张天兵:谢谢主持人。在消费行业的讨论中,我们作为商业从业者来说,只能在宏观环境之下寻找一些结构性机遇。
为什么是结构性机遇?德勤长期跟踪了几十个赛道、几百家上市公司,过去几年我们发现,虽然宏观偏弱,但是跟踪的赛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还是有增长的,有的甚至是百分之二十、三十的增长,还是很不错的。
可见,在任何一个赛道,即使是最差的赛道,都有非常好的企业。
三分之一赛道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宠物经济、银发经济、健康经济、单身经济等,大概有九个结构性的机遇,包括IP情绪价值带来的IP经济,还有休闲、旅游等,对于商业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各个赛道内来看的话,比如运动赛道,安踏系列就非常好,但是耐克、阿迪等传统跨国品牌,反而挑战就比较大。所以同样一个行业,都会有头部的企业。
今天讨论的议题有三个,我们把其中两个放在一起讨论,一个叫“寻找新玩法,消费需求的激活与提升”;还有一个是“打破商业边界,多元生态共生模式探索”。
先从蔡会长开始,每位嘉宾都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消费激活端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蔡云:在座的几位朋友都是我们商业年会的老朋友,而且都是有实操经验的,我只是纸上谈兵。
我个人及所代表的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分会,对消费激活的理解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认知的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要求提升,整个消费市场可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购物中心拿什么去应对现在这样的挑战,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原来我们想用“十八般武艺”,比如声光电、高档消费、坪效提高等,但在当前形势下可能都不行了。所以,激活市场在于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对市场的手段、措施和方法。
罗臻毓:从零售和商业的角度,基本上走到尽头的关键还是人,重点就是怎么理解人,怎么抓住消费者或者是购买者的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实是给予我们一个机会,服务我们,赋能我们,怎么利用科技去了解人、服务人或者是成就人。
刚才王磊总也提到了,可能现在更注重的是经营,更注重的是私域流量,更注重的是体验。这些变化对于零售、商业不动产而言,基本上就是产生了一种很不同的理念跟观念。
传统的零售模式就是拼流量、拼空间,这些现在已经不够了,拼品牌可能也是不够的。所以说,怎么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心,更能使我们从零售或是不动产的角度创造更大的价值。
下一个议题讲不动产,我再分享从不动产的角度怎么看价值重心的转变。但是从零售的角度来讲,大家要从一个平台或是生态系统出发,去看怎么更好的抓住消费者的心。
罗韶颖:激活市场的话,虽然现在市场情绪还是比较低迷,但是我之前看过一个数据,在一堆国家的零售总额排名中,中国排第二,而且明显超过整个欧盟的总额。
后面我想了一下,也对,毕竟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只是一二线城市就已经有4亿人口,总的消费力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还是要有信心。
总数在这里,要是能激活起来还是有钱的。虽然大家都在喊没钱,但口袋里是有钱的,只是不想花、不敢花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激活,靠国家给到更多的安全感,大家才敢将口袋里的钱拿出来花。
我们作为从业者,只是在这个大的市场里找到哪些人更有钱,并没有用。我以前经常给商业地产同事举例:我爸妈挺有钱,但是真的一双鞋可以10年不换,20年前的东西还收在那里,等着什么时候用。所以,有钱不等于说肯花钱,还是要找到那些不但有钱而且肯花钱的人。
我觉得现在就有两个群体符合要求,一个是已经空巢的中年初老人群,他们的经济负担变宽松了,收入结构也已经达到了人生峰值。
张天兵:而且这里面的一批人,就是现在正要退休的这批人,是中国改革开放二三十年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现在家庭财富积累的最主要一代人,现在年轻的Z世代,很多还得要靠他们。
罗韶颖:你说的很对。他们现在因为年龄变化、健康变化、生活方式变化、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定要消费。然后,家里的二代可能很多也要靠他们,要为家里的二代甚至三代进行消费。
第二个群体就是年轻人的群体,年轻人是荷尔蒙驱动,哪怕再宅、再孤独,整体来讲还是最愿意花钱、有动力花钱的。而且有很多年轻人,只要想花钱、有动力花钱,他就一定可以找到钱。
在座不知道有没有打CSGO,最近游戏装备市场连着两天腰斩,结果年轻人社群里一片哀嚎。真的是有很多年轻人靠炒游戏装备,或是叫投资游戏装备来谋生的,这些都是我们这代人很难想象的年轻人搞钱的方式。
张天兵:你讲到了我这两年在研究和跟踪的一个重点,我相信对在座各位,尤其是商业地产和地产开发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刚才我们九个结构性机遇中提到的银发经济和宠物经济,宠物经济大家都知道增长非常快,接下来中国大概有4000万的婴儿出生,但是宠物有7000万。
所以宠物市场很大,银发经济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潮流。最大不同点在于,宠物经济市场结构非常清晰,大家都知道投什么,知道怎么参与。但是新银发经济还是一个蓝海市场,还需要不断界定这个行业到底怎么样发展的过程。
接下来有请光大安石的周总,您的视角怎么看?
周颂明:激发需求,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在哪里?别人为什么到我这消费?理由是什么?比如说规模特别大,内容丰富;有些规模比较小,但几个方面的业态做得比较好,总要有特殊的一些理由,比如一些场景结合得非常不错。
另外就是情绪价值,比如说粉丝经济,大家搞活动,应援粉丝团过来,把明星的物料陈列在场内,一群人一起搞活动,类似这种,大家愿意为这个去消费。
现在产品更新迭代非常快,不管是餐饮还是零售,一代店、两代店的装修更新非常快。还有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不仅仅是内容,都是可以激发消费的。实际上,在这方面会花更多的心思,新的内容怎么挖掘?场景怎么样打造?这是我所看到的,可以重点是考虑的一方面。
张天兵:商业来说的话,传统商业模式是以商品购买为主要目的,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商业模式叫迪士尼模式,目标是去玩或者体验,这就跟场景非常相关了。现在你们看到什么样的场景,会是比较能够吸引人去的?
周颂明:我们现在一般要求是从外到内,包括整体的外立面、灯光、景观、商业氛围是一体化考虑的。原来是各归各的,后面是一起改造,所以整体考虑的前置和融合是比较重要的。
接下来是大量的运营,比如说现在比较火的IP是什么?它的客群跟商场是不是契合?当然商品也很重要,商品是A类商品还是哪一类的,丰富度怎么样?因为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包括年龄层次,所以我们要根据定位人群的需求来考虑,这样才能激发他的消费欲望,他才愿意去。
张天兵:我想就这个话题再谈深入一点。从外到内、从外立面到整体设计,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印象来看,但是不是可以再扩展延伸一点?因为吸引人的有可能是商业体内部的内容,也有可能是商业体周围的内容。
罗韶颖:结合我自己的观察和我们公司的一些实践来看,软件方面,我们作为开发或者运营的角色,只能做公区,但是今时今日每一个店里面既是硬件也是内容,甚至是传播的素材。
但我们会注意到,很多传统的零售或餐饮店主,他们的理念、想法还是很传统。我们花很多心思打造公区的场景、氛围、审美、体验,但一到他们的门店,都不用进去,一看就是脱节的。
所以我们公司有一个全生态能力,其中就会有精装修公司、商业改造公司。商户的装修方案,我们项目总是要审核的,审核不通过的话,我们会把自己的商业改造团队和精装修团队推荐给他,一般来讲都是会接受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