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双十一”大促已落幕,在此期间,鞋服品类实现强劲增长。京东战报显示,京东“双十一”期间,拥有JD FASHION标识的羽绒服、棉家居服、羊毛羊绒、冲锋衣等商品成交额环比增长288%,同时带动保暖服饰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258%。
作为核心消费赛道,透过各大“双十一”消费大数据可以看出,鞋服品类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指数消费”正在兴起。消费者在选购服饰时不再是仅仅依赖款式和品牌,而是更加关注面料成分、充绒量、防水指数等可量化的技术指标参数。这一鞋服消费趋势的到来,无疑将影响服饰行业未来的发展。
原创服饰成交暴涨,指标参数成影响消费决策的核心
第三方电商数据机构久谦中台发布的《双11大促首阶段分析》报告也显示,服饰的爆发系数高达208%(爆发系数是衡量大促期间销售对比平常的增幅),增势强劲。该报告还显示,“双十一”第一周期(10月9日-10月31日),天猫服饰上新超48万款重磅潮流新品,首次参与“双十一”的服饰新商家表现亮眼,成交确收金额同比增长超200%。淘宝原创服饰成为今年“双十一”服饰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双十一”开卖一周,淘宝原创服饰成交额同比飙升50%,5个商家的销售额破亿元,9个品牌的销售额破5000万元。
无独有偶,根据星图数据11月12日发布的《2025年双十一全网销售数据解读报告》,双十一首周,原创服饰品牌在淘宝累计成交同比暴涨50%。野兽小姐、CHICJOC、付智恩等商家销售额破亿。

(图源:星图数据)
而天猫奢侈品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久谦中台发布的报告显示,“双十一”第一周期(10月9日-10月31日),奢品品牌整体成交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Balenciaga、Burberry、Canada Goose等品牌均在天猫实现双位数增长。
另外,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内容商业也是此次大促的重要增长支柱。抖音平台上有超3万家服饰商家店播销售额实现300%的同比增长。
究其增长原因,一方面,全国范围的显著降温,精准地触发了保暖刚需的集中释放。另一方面,平台对新商家、新品的投入也放大了增长势能,使得羽绒服、冲锋衣等功能性品类在各大平台销售额中占比过半,如波司登等国货品牌成交额“双十一”开售后迅速破亿。
据《经济观察报》发布的“双十一”消费调研报告,成分、面料与参数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核心因素。超过九成消费者表示更加关注服装的面料材质,其中48.6%的消费者将面料视为服装品质的三大要素之一。
在冬季服饰中,这种理性消费趋势尤为明显。72.2% 的消费者会主动关注面料材质、充绒量等关键指标参数,而关注款式设计、版型和风格的消费者比例为38.5%。以羽绒服为例,充绒量、绒子含量等关键参数对近九成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