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支付、信用体系、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租赁经济繁荣提供了底层支持。”朱克力表示,特别是基于大数据的个人信用评估,使得“免押金租赁”成为可能。
同时,租赁经济内在的“共享”基因,与当前倡导的绿色可持续消费理念高度契合。通过提高物品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让消费行为具备了更积极的社会价值。
《白皮书》进一步强调,这种“以租代买”的模式直接减少了设备重复采购,从源头遏制了产能过剩与资源浪费,契合国家“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战略导向。
“绿色经济浪潮下,租赁经济正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载体。这种模式既降低了碳排放,又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为租赁经济开辟了差异化竞争路径。”朱克力表示。
前景与挑战并存 规范发展是未来关键
天眼查工商信息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690万余家租赁经济相关企业。其中,今年新成立企业237万余家,同比增长3.8%。过去十年,中国租赁经济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从28万多家增长至近250万家,增幅达763%,充分体现了市场对租赁经济前景的持续看好。
尽管潜力巨大,租赁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业内专家指出,信任是租赁经济的核心。如何保障商品质量、维护双方权益、处理损坏纠纷,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对于目前行业面临的挑战,《白皮书》指出,部分违规行为被错误归因于租赁模式本身,而未能厘清其法律实质的异化本质。这种混淆集中体现为两个维度:与融资租赁的法律关系混同,以及对伪租赁陷阱的定性偏差。唯有精准锚定行业边界,方可避免监管错位与发展阻碍。
记者浏览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共有62660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租赁”,其中定损纠纷和逾期归还问题等是消费者和商家投诉的焦点。
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租得放心”问题,《白皮书》也给出了发展举措与倡议,围绕信息提示、交易服务、支付服务三大核心维度进行标准化建设是核心解法,并倡议各方协同推动二手数码产品成色等标准落地,建立行业产品残值预测平台,组建风控联盟等。
展望未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深入,以及行业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租赁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将进一步拓展。从“租物品”到“租服务”“租空间”“租技能”,租赁新模式将孕育新的消费热点,从单纯商业创新,升级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更成熟、更规范、更具活力的“租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陈涵旸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