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诊师能否代签手术同意书
在日常陪诊工作中,郑泽维最常遇到的风险是代签手术同意书或其他医疗文书。
“找我们需要陪诊的多是单独就医的患者,我遇到的超过70%的患者都需要代签字服务,签的多数是术前麻醉同意书,具体包括胃肠镜及各种妇科手术。”郑泽维深知代签字背后的风险,“一旦出现意外,不仅挣不到钱,还可能把之前挣的都赔进去。”目前,她的服务费为4小时200元~300元。
记者了解到,出于对潜在风险的担心,很多陪诊师接单前明确表示不提供代签字服务。在广州、佛山做陪诊的林女士表示,包括其本人在内的不少同行都常遇到被要求代签手术同意书的情况:“我们会在陪诊前告知顾客,如果顾客坚持要求代签,只能放弃这一单。”
对此,郑健提醒,陪诊师只是陪诊服务提供者,而非患者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在无患者授权委托的情况下,通常不具备签署手术同意书资格,一旦签署,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郑雪倩梳理陪诊师从业风险发现,在日常工作中,陪诊师还面临合同责任、医疗行为边界、隐私保护、非法经营等方面的风险。“例如,有的陪诊师因疏忽未按时陪同患者就诊,导致患者错过专家号,患者以未履行合同义务为由起诉成功索赔;有的因擅自为患者解读检查报告并建议用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法院认定陪诊师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等。”郑雪倩说。
推动完善行业规范与服务标准
余金英告诉记者,为尽可能规避风险,经验丰富的陪诊师会制定完整的工作流程,并在陪诊前与顾客签订委托书或免责协议,明确责任划分。例如,遇到老人摔倒,会提前划分家属是否提前告知老人的行动问题等情况,误号也分陪诊师和患者原因。
但是余金英也直言,很多陪诊师的免责协议是从网上下载的模板,或是由合作机构和平台统一提供,无法涵盖不同种类的风险情况。同时,也不确定签的免责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对此,有律师表示,如果陪诊师在服务过程中因其过错,如疏忽、失误导致患者的人身受到损害,即使协议中有相关免责约定,该约定也无法免除其法定赔偿责任。
“陪诊师可以提前熟悉患者的病情以及需求,拒绝接受超出能力范围外的事务。”郑健说,行业相关部门还应考虑制定示范性的陪诊服务合同文本,细化和统一服务标准和规范,并统一对陪诊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增强服务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与陪诊师权益相关的重要内容,可以被纳入陪诊师资格考试或培训中,通过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合同规范、风险防范和急救技能等内容,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郑健补充道,还应尽快建立陪诊服务相关行业规范,制定统一标准及准入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建议,陪诊师应选择正规的服务企业并签署合同,划分责权利,特别是明确工作期间出现的风险与避险机制。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陪诊师的素质培训、资格认证与行业自律,既保障患者权益,也维护陪诊师的权益,促进陪诊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 陶稳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