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做“临时家人”有风险,如何给陪诊师稳稳的安全感?

  因弄丢病理切片赔偿两万余元、代签手术同意书需承担风险……

  做“临时家人”有风险,如何给陪诊师稳稳的安全感?

  阅读提示

  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推轮椅,陪独自就诊的年轻人做检查……陪诊师能帮助提高就诊效率,节省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面临多重法律风险。对此,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陪诊服务相关行业规范,同时加强陪诊师的素质培训、资格认证与行业自律。

  “患者挂的10点的号,但是医生看得快,我们到时已经叫到11点的号了。而且由于患者只提前挂了号未缴费,他的号被直接跳过了。”11月3日,广东深圳的陪诊师余金英接到一个去医院复诊的单子,原以为只要按时到医院就能协助患者顺利就诊,没想到差点让她“白跑一趟”。

  “这次事件的责任不完全在陪诊师,但如果顾客坚持认为是陪诊师未做好时间规划、未提前说清楚就医流程,我很可能不仅没挣到钱,反而还要赔钱。”余金英说,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很多陪诊师在工作时常面临劳而无获,甚至需要赔偿损失的情况。

  近年来,被称为“临时家人”的陪诊师职业吸引了众多从业者。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累计注册1000多家陪诊相关企业和机构,还存在大量个体陪诊师。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行业尚处发展初期,缺乏明确的工作规范和标准,相关法律规范与监管机制不完善,陪诊师在日常工作中面临多重法律风险。

  因丢失病理切片赔偿两万余元

  陪同挂号、引导就医、跑腿拿药……这些是在北京做陪诊师的郑泽维的工作日常。40多岁的她去年9月入行,如今几乎每天能接两三单。郑泽维直言,陪诊师的工作看似自由,但其实工作内容繁琐、背负的责任大、潜在风险高。

  “不同患者的需求不同,陪诊师需要与每位顾客提前沟通,了解基础信息、就诊信息、健康状况、行动能力、陪诊需求等。”郑泽维说,更重要的是,陪诊师要具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如证件或病历材料丢失、顾客意外摔倒或突发疾病、误号、记错医嘱等。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一则案件就为陪诊从业者敲响了风险警钟。李某在北京从事陪诊代办工作,癌症患者谢女士通过社交平台找到李某,委托其挂号,并将用于制作新病理报告的病理切片邮寄到李某处。不久后李某发现谢女士的病理切片丢失,李某将情况告知谢女士,并表示愿意退还挂号费。

  但谢女士认为,该病理切片包含最严重的癌变组织,是医生进行诊断并给出更优治疗方案的关键病理材料,一旦丢失,后续治疗势必受到影响。此外,病理切片中包含自己的敏感健康信息,万一被他人获取,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由于未谈拢赔偿事宜,谢女士对李某进行了起诉。

  最终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和谢女士之间成立了有偿委托关系,李某未妥善保管病理切片导致丢失,存在过错,因此判决李某赔偿谢女士合理经济损失2000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上海市汇业(南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健分析表示,该案件的判决体现了司法实践对陪诊服务中的陪诊人要求以及患者权益保护的重视,对于规范行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同时,案件确认了陪诊人员高标准的“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陪诊师作为专门从事陪诊服务的人员,其应尽的注意义务标准远高于普通人。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