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避免单一城市旅游的局限,香港相关部门主动携手广东省5家头部旅行社,打造“跟着全运去旅游”专属旅游产品,创新推出“一程多站”模式。该产品将香港全运会核心场景与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城市的体育文旅资源深度串联,形成覆盖三地的特色旅游环线。
值得关注的是,全运会的热度正持续向文化领域延伸,催生“体育+文化”的叠加效应。11月刚刚落成的东九文化中心正式启用,原创音乐剧《一束光·高锟的记忆》同步上演,为旅客提供了“观赛事、赏艺术”的双重选择。此外,由香港旅游发展局启动的“香港缤纷冬日巡礼”以及11月30日举办的香港单车节,形成赛事、文旅、节庆的连贯体验链,有效延长了旅客停留时间、提升了消费频次,让全运效应持续发酵。
测算显示,本届全运会及系列配套活动预计将吸引超10万旅客专程访港。香港以“体育”为核心纽带,联动文旅、消费、产业等多元领域,构建起兼具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的经济增长极,让赛事红利得到最大化释放。
澳门:借全运东风,筑“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新优势
在本届全运会筹备过程中,澳门积极践行“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创新性地将公路自行车赛道与港珠澳大桥、澳门塔等地标有机串联。对于这一创新融合模式,业界人士表示,“文旅+赛事”战略有望在未来为“到澳门旅游”这一经典品牌再添三重亮色。一是注入“动感”活力。以本次全运会的公路自行车赛为例,港珠澳大桥上公路自行车飞驰而过,城市道路秒变赛道,让观众感受到澳门作为活力之城的独特魅力。二是打造“打卡”地标。赛事画面中融入众多澳门代表性地标建筑,吸引游客拍照分享,实现“赛事即景点”的传播效应。三是提升沉浸式体验。澳门在观赛动线设置、交通接驳、服务保障等方面精心筹备,努力为观众提供便捷、舒适、深度的观赛与旅游体验。
“十五运会赛事不仅是赛事季的流量引擎,更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澳门旅游业界表示,在澳门特区政府深化“旅游+”跨界融合的施政导向下,全运会所激发的“体育+旅游”叠加效应,正成为提升澳门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业界人士进一步表示,赛事经济已逐渐成长为澳门旅游业的新增长极。在他们看来,“旅游+体育”的融合发展模式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能为澳门引入优质客源,优化游客结构;另一方面,体育赛事所承载的健康、进取、向上的精神内核,与家庭游、亲子游的市场需求高度契合,为澳门打造“健康城市”名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抢抓全运机遇,澳门文旅业界已展开全方位布局。在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着力打造“旅游+体育”系列精品内容。澳门不仅设计了融入全运会元素的专题团体产品和散客套票,还创新推出“半自由行化、小团体、精品游”的灵活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推广,全力满足赛事期间运动员团队及各地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澳门主动联动香港、广东业界,共同开发全运主题“一程多站”深度游线路,并配套推出涵盖门票、酒店、文旅服务的联程产品,实现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的双向赋能。而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期推出的人员往来惠澳政策,更为这些举措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作为国际化旅游城市,澳门完善的酒店、餐饮、场馆及娱乐设施,也为体育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粤港澳共办全运会在机制协同与产业创新上留下了宝贵探索。有分析人士认为,赛事在规则协同、人员通关、数据流动等领域实现的机制创新,为未来三地民商事协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例如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人员通关、注册流程的优化,跨境数据流动的顺畅,以及志愿服务的互联互通,都为三地协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来源:中国贸易报 兰馨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