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期一个多月的“双十一”接近尾声,衢州市邮政管理局监测显示,“双十一”期间(10月21日—11月11日),全市快递揽收量1805.3万件,同比增长21.1%;投递量1886.1万件,同比增长7.4%,高峰日揽收量达138.8万件,比9月日均量高出2倍;高峰日投递量达101.8万件,比9月日均量高出1.4倍。
透过数据,在理性消费等因素的趋势下,这场线上线下齐发力的购物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的亮色。昨日,记者就今年“双十一”消费情况进行采访。
不凑单,为自我买单
相较于往年复杂繁琐的凑单玩法,今年的“双十一”,各大平台表现干脆利落,抖音推出“一件直降”,京东推出官方直降,淘宝天猫推出官方立减,满足消费者不用费力计算或拼单凑单,就能直接以优惠价下单的真实需求。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电商行业精准洞察到顾客尤其是年轻人的心态变化——情绪价值是眼下时髦的心理刚需,追求情绪价值与价格最大比值是新风尚。
11月初,在小红书上偶尔刷到文玩手串笔记的田姑娘,一眼就迷上了,她翻看链接后,花了一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买了两个不同图案的手串,这也是“双十一”期间,田姑娘唯一花销。“前段时间,我考出了会计师证,我觉得应该犒劳下自己,所以我就下单了,虽然有点贵,但戴上,朋友都说好看,我觉得买得很值。”作为00后,田姑娘很认同小红书里的一段话:为情绪价值买单,不仅仅是因为买了产品,更因为产品所代表的审美符号、生活主张甚至情感寄托。
消费者为自我买单的趋势,得到越来越多商家的认可和关注。10月23日,霜降节气当日,某知名服饰商,通过直播大秀今年力推的新品牦牛绒大衣系列,在直播间,一群女孩喝着茶,聊着天,在雪地里开心聚会,致力于打造温柔、有力量的群像感觉。这种满屏松弛的玩法,瞬间触动了消费者的内心,当日,该品牌店直播成交1200万元,单日同比增长500%。
将服务卷到天际
当“质价比”替代“低价”成为新一波的核心诉求,商家对“双十一”的竞逐,俨然从价格内卷转向对价值的深耕,以此满足消费者对品质、服务、体验的三维追求。
“现在是一个卖服务的时代。”做了多年电商的刘汉阳介绍说,今年“双十一”,以即时配送为特色的即时零售市场,可谓风生水起,被各大平台力捧,像淘宝闪购,今年首次闯进“双十一”赛道,美团首次以线上线下双渠道参与“双十一”大促,“这种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模式,将服务卷上了天。”刘汉阳感叹道。
上周三,市民林女士就体验了一把即时零售带来的便利,当晚,她在班级微信群里看到通知,因第二天有活动,老师要求学生穿白衬衫,但家里没有,于是,她习惯性地通过美团下单,不到半个小时,白衬衫就送到了,整个过程十分丝滑。
除了本地生活圈的“近场”服务,以全国物流为核心的“远场”也在强化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衢州顺丰丰泰产业园运营负责人李明生介绍说,今年“双十一”,园区再次迎来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日子,从上半年的日均12万件上升到16万件,最高时达23万件,“为此,我们将人员和车辆按照业务增长40%做了储备,还在场地内增加两个卸货口、一条主线装车区、八个装车口,以此保障高峰期的有序应对。”
记者走访发现,AI技术也被商家广泛应用到客服环节,本地的一位电商说,为解决高峰期“咨询排队久、响应慢”的痛点问题,他们公司建立了全渠道分层分流机制,尺码推荐、优惠规则咨询等基础服务由智能客服承接,订单修改、售后纠纷会是人工优先接入,同时还为老主顾开辟VIP通道,直接匹配资深客服,以此压缩响应时间。
跨境消费悄然兴起
影响中国17年的“双十一”,在全球也掀起一股热潮,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具象化场景。来自京东的消息,京东全球售活动启动以来,日本、新加坡等重点覆盖地区成交额与订单量均同比超100%,跨境包邮覆盖国家的成交额增长突破300%,平台下单用户数增加400%。天猫数据显示,“双十一”以来,近7万商家实现海外成交量翻番,美式复古男装品牌在海外的成交额占比43%,磁吸假睫毛、穿戴甲等美妆工具更是销量翻倍。
定居于马来西亚的华人郑女士,通过淘宝平台,购买了800多元商品,郑女士说,由于马来西亚属于淘宝的境外包邮区,再加上给力的航空物流,最快的包裹在下单5天后就抵达马来西亚。几天前,她就拿出国内买来的茶叶,招待来家做客的朋友。
顺丰集团衢州运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查询后发现,今年1—10月,衢州地区国际件数量同比增长1.5倍,为此,该公司建立前置预审制度,对还没到海关的货物进行提前检查,提取出异常件,大大减少清关时间,提高流通的速度。
记者了解到,跨境消费之所以在海外走红,主要是包邮的作用,目前淘宝已将境外包邮区扩容至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辐射东南亚、部分中亚地区的跨境服务网络,京东全球售则涵盖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国包邮站点。
来源:衢州日报 记者 方俊 通讯员 祝逸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