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机场、火车站成为许多粉丝的“追星现场”,粉丝拥堵出口、挤占公共通道,甚至为了近距离拍摄,与其他旅客发生冲突,扰乱公共秩序。这些粉丝究竟是如何获取到艺人出行信息?又是谁在贩卖艺人信息?
花几十元购买艺人信息
到手后再加价转卖
张某原本是一名艺人的粉丝,喜欢到机场追星并拍摄照片,拍的照片多了,她发现每次出发前,总会有人询问她是否能帮忙代拍照片。
几次代拍经历后,找张某代拍的粉丝越来越多,还有人提出可以专门付费找她代拍。就这样,张某变成了全职“代拍”。
为了接到更多代拍业务,张某加入了很多代拍群。一位自称叫“张平”的人找到了她,张平自称在航空公司上班,可以查询艺人的航班号。
对于“张平”,张某起初并未完全信任,她先从“张平”那里购买了一位艺人的个人信息,不到半个小时,就收到了艺人的航班号、出行信息。张某赶到机场,果然拍到了这位艺人。之后,两人开始频繁交易。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经常委托张某代拍的粉丝主动联系上她,希望定时从张某处购买她所需要的艺人行程信息。张某心想这样可以分摊追星成本,便答应了。
此后,张某开始复制这种模式,向上家“张平”购买明星信息,每条50—80元,然后转手加价卖给其他人。张平说,刚开始转卖一条信息加价100元左右,后来根据明星的火热程度,最多能加到1000元左右一条信息。
2024年4月,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据查,张某交易了上百条公民个人信息,累计获利超过2万元人民币。
航空公司外包客服
用纸笔偷记艺人行程出售
舒某就是一直和张某进行交易的人,她一直用“张平”这个假名字和张某对接,之所以能够拿到那些艺人的信息,是因为她在航空公司外包的客服公司上班。
据舒某供述,她的办公电脑里有一套航空公司的内部客服系统,只要输入乘机人的名字,就可以显示对方预定的航班信息,乘机人的身份证号。舒某与张某交易时,会根据张某提出的艺人名字,输入系统进行查询。
据舒某交代,航空公司外包人员也有相关的保密制度,包括不能带手机进行录音录像,但是她利用可以登录航空公司购票系统的职务便利,把相关的信息记录在纸上,趁主管不备带出,把相关的信息再发送给她的下家,从而进行牟利。
法院审理查明,舒某非法获取100多条艺人的航班信息、身份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给张某,从中获利共计13100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