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让“双十一”回归“让利消费者”的原点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今年“购物节”“双11没便宜”的吐槽登上了热搜。

  有媒体调查显示,今年商家的套路可谓“与时俱进”:既有“古早”的数字戏法,“先涨价后降价”;又有“沿用”已久的规则陷阱,“凑单越凑越贵”;还“熟练运用”上了近几年的“创新手段”,算法歧视“千人千价”。

  回顾这几年的“双11”,周期长,花样多;实惠少,争议大——2024年“双11”期间,长三角消联监测的416万条舆情中,消费维权类舆情为19.74万条,约占4.74%。这个被人为制造出来的“购物节”,起初确实给了消费者一定的实惠,如今却沦为一场买卖双方的“零和博弈”。

  这般乱象,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方面,原料涨价、人力成本增加、平台推广费高企,让部分商家动起了“假让利,真捞钱”的歪脑筋。另一方面,流量焦虑“倒逼”平台利用复杂规则,制造“优惠幻觉”。反正算法黑箱让“大数据杀熟”难以取证,“价保”只能变成“空头支票”。

  套路多了,信任就少了;算计精了,口碑就塌了。把消费者“当猴耍”,看似聪明,实则无异于杀鸡取卵。因为信任一旦被揉皱,就再也抚不平。消费者固然是弱者,却可以捂紧钱包,用脚投票。

  “双11”的生命力,从来不在于“常换常新”的促销手段,而在于“真打折、真让利”的诚意。监管到位,平台担责,商家自律,多方合力筑牢公平防线,让“双11”回归“让利消费者,促市场繁荣”的原点,才是创造这个“购物节”的应有之义。

  来源:中国妇女报  莫兰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