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商家介绍,当流量下降时,“小助理”会自动分析竞争对手的出价、人群重合度,甚至指出是哪个单品在“拖后腿”。
再比如,“小助理”甚至能帮商家自动挑出最有卖相的那张图,同样一件皮夹克,年轻人看的是时尚感,中年男性关注的是做工和保暖,AI知道怎么分人群展示,实现更加精准的推送。
“AI店长、AI数据分析师、AI营销工具运营人员、AI人群运营、AI美工专家、AI订单助理、AI客服,这些角色对应着商家经营的不同核心环节,这也是将AI从工具变成生意伙伴的关键转变。”淘宝天猫方面,在“小助理”的帮助下,这些商家的经营效率平均提升1.5倍,商品点击率提升10%,有些品牌的投资回报率同比增长了30%,有些甚至翻倍。
即时零售,则是今年电商大促期间另一个“异军突起”的领域。
这段时间,习惯在网上闪购奶茶、美食的“90后”张小颖,频繁在各大电商平台间来回跳转,因为她发现最近平台上可以闪购的品类更多了,不仅选择多,优惠也多。
就在10月29日,美团闪购宣布联合上万个品牌建设“品牌官旗闪电仓”,品牌通过入驻该平台在美团闪购开设官方旗舰店,美团闪购则为品牌搭建仓储、配送、数字化系统等即时零售“基建”,帮助各类品牌轻资产、低成本“拎包入驻”即时零售,开拓经营新主场。
“自10月开仓以来,已有索尼PlayStation、珀莱雅、JBL、全棉时代等超百家品牌率先入驻,首次以新模式在线下线上双渠道参与‘双11’。”美团方面表示,在美团闪购“双11”首日,近800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100%,上百个品牌官方旗舰店整体销量增长300%。
在旗舰店内下单,等消费者回到家中,商品已经送到了家门口,对于当下涌现的消费新模式,成都市电商协会秘书长李成分析认为,当前传统电商平台增长见顶,品牌面临流量和价格内卷严重,即时零售是涌现出的为数不多的新增量,让商家们可以更加主动靠近消费者,找到更多的确定性。
“双11”只是窥见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的一个特殊窗口,如果把视线拉长,将看到另一种更宽阔的视野:近年来中国电商持续高速发展,但去年以来,电商结构变化正在加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商渗透率(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电商占比),从2023年的27.6%回落至26.8%,今年前8月的电商渗透率则为25.0%。
“面对数据回落,有人忧虑‘增长红利见顶’,有人解读为‘互联网消费降温’,但从结构经济学视角看,这并非衰退信号,而是消费社会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中国的消费结构正从‘商品社会’走向‘服务社会’。”资深商业地产与零售资产管理专家王玮曾表示。
这种判断,与当下的消费习惯、消费趋势一致。即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消费,享受产品带来的情绪价值,而不再是过去满足于吃、穿、住、行等方面的交易需求。
据仲量联行零售地产统计数据分析,从今年宏观消费趋势来看,前三季度,传统服饰等时尚类业态处于收缩趋势;相反,娱乐、轻餐、运动健身等体验业态处于扩张趋势。换言之,中国服务消费正在发展起势,商品零售则处于调整中。
对于经济结构正悄然发生的变化,朱建辉分析认为,当前,总体商品零售基本盘处于调整时期,加之中国电商市场相较于其他国家已十分成熟,渗透率短期已处于高位,增速放缓是必然。
与此同时,在这一消费周期中,消费者对商品零售需求更加理性且审慎,因此主打商品零售的线上消费,也会面临同步调整。但对于服务消费而言,则可以通过线上转到线下的消费模式实现,也就是说,伴随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变,未来在线消费也将持续融入更多服务消费的内容和场景,再进一步在线下落地。但无论是商品零售还是服务消费,都是对经济的正向拉动。
王玮则进一步认为,未来零售的竞争焦点不再是“线上份额”,而是服务消费的质量提升、线下体验的再造、无形价值的创造等等,这些才是未来零售业的真正竞争力。
来源:四川在线 记者 陈碧红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