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守护“银发族”消费安全

  通过私域直播间虚假宣传、客服在微信群充当水军、普通食品或者保健品虚构产品功效、夸大治疗价值……10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7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以警示引导经营主体守法经营,提升公众对虚假宣传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好最美夕阳红。

  7起典型案例中,有6起案例涉及虚假宣传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功效等。包括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北京科奥世纪百货店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及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管局查处阿换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东乡区兵秀日化用品经营部虚假宣传案,山东省冠县市场监管局查处冠县怡鑫生活便利超市虚假宣传案,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广州康尔美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和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市场监管局查处四川瑞康之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这些案件均是不法商家抓住老年人追求高质量生活,关注养生保健的心理,借私域直播隐蔽性强等特点,通过“线下引流﹢私域直播”“免费体验﹢现场宣讲”“短视频引流﹢微信群营销”等多种模式,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甚至初级农产品(8.340, -0.06, -0.71%)包装成“治病神药”,虚构“调节机能”“延长寿命”“抗肿瘤”等功效,对老年群体实施精准欺诈,严重侵害了辨识能力较弱的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另1起案例涉及虚假宣传夸大药品实际效果。在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滁州越强医药咨询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中,当事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健康讲座,将老年消费者引流至自建微信群。当事人在微信群内组织老年消费者收看养生保健课程节目并推介所销售药品灵芪红胶囊具有“永葆青春、延长寿命”等功效,严重夸大药品实际效果。此外,推广客服还在群里冒充消费者发布诸如“效果非常好,再订两个月的量”等不实购买信息及评价信息,诱导群内真实客户下单。经查,该案中,当事人精准画像锁定老年群体,通过网络直播引流至私域,利用虚假宣传与“水军”话术设计诱导线上下单,链条设计严密、环环相扣,系统性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布的案例中,不法商家不仅虚构产品价值,还擅自收集老人信息,危害老年群体信息安全。如北京市平谷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北京科奥世纪百货店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及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中,当事人通过“线下引流﹢私域直播”模式开展经营活动,用普通鸡蛋冒充富硒鸡蛋,以“1元购10枚富硒鸡蛋”为噱头,吸引中老年消费者到店注册会员、加入微信群,构建私域流量池,并依托小程序开展虚假宣传直播。同时,在消费者注册会员过程中,未明示、未征得同意即擅自收集并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严重侵害中老年消费者权益。该案作为“线下引流﹢私域直播”新型营销模式下多重违法的典型案例,集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与个人信息侵权于一体,危害后果叠加。市场监管部门综合裁量案件情节,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警告并罚款12.04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悉,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守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2025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以保障老年群体权益为核心,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通过查办典型案件、揭露不法商家营销套路,不仅有效打击了利用网络“坑老”“骗老”违法行为,有力震慑了不法经营者,更以扎实成效筑牢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屏障,为营造安全、放心的银发经济消费环境持续发力。

  来源:中国质量报 记者 徐雅臣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