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京津冀联合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与平台合规指导

  “双十一”购物狂欢将至,面对商家层出不穷的营销套路,消费者该如何守住“钱袋子”?平台经营者又该如何规范行为?近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行动,同步发布了一份详尽的“双十一”消费提示与平台合规指导,为消费者理性购物“划重点”,也为平台合规经营“敲黑板”。 

  避坑指南

  不要只图便宜 避免买到低价“山寨货”

  这份联合提示首先为消费者端出了一份干货满满的“避坑指南”:

  选平台,先验“身份”:提示强调,消费者应选择信誉好、口碑佳的正规电商平台。购物时,第一步就是查看店铺首页是否公示了营业执照或相关行政许可,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

  防套路,看清规则:“先涨后降”的虚假折扣、“定金不退”的促销陷阱、默认勾选的隐藏选项……这些都是常见的营销套路。三地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务必看清促销规则,确认无误后再下单,尤其要警惕各类价格陷阱。

  拒假货,核实信息:一些不法商家常借“低价”之名销售假冒名牌。提示建议,消费者不要只图便宜,应多方比较商品质量和价格,并通过查询防伪标识、咨询官方客服等方式核实确认,避免买到“山寨货”。

  保安全,核验签收:收到商品时,务必当场开箱查验,确认商品完好、型号数量无误后再签收。如遇损坏或“货不对板”,可拒收并联系退换。同时,需妥善处理快递面单上的个人信息,严防信息泄露。

  划定“红线”

  平台应确保违禁品“上不了架、搜不到”

  本次联合指导更对平台经营者提出了明确的合规要求,划出了四条不容逾越的“红线”:


  信息必须“阳光公示”:平台需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制度,全面、准确、及时地公开交易信息,配合监管执法。

  禁售商品“动态清零”:平台必须建立并动态更新禁售商品清单,从发布审核到日常巡查,设立多重关卡,确保违禁品“上不了架、搜不到”。

  交易数据“全程留痕”: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需在其退出平台后保存不少于3年;所有交易记录自完成之日起也需同样保存3年,确保交易可追溯。

  竞争行为“严禁霸道”:平台不得强制商家“二选一”或参加不合理促销;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对自营业务进行倾斜性支持,实施不正当竞争。

  三地监管部门最后提醒,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应妥善保存订单、支付记录、促销截图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应先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若和解失败,可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千龙网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