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非机器人莫属。10月21日—23日,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不久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相继举办,一众机器人以各自的拿手绝活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餐厅中,机器人大厨熟练地烹饪着自己的拿手好菜;田间地头,采摘机器人伸长手臂采摘水果;养老院里,按摩机器人帮助老人放松筋骨……这些并非科幻电影中的桥段,而是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落地应用的真实场景。走下展台、走出赛场,机器人如今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在各类细分场景中应用普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赋能餐饮
颠勺、控火、调味……一台机器人正行云流水般完成炒菜步骤。拔丝地瓜、糖醋排骨、小炒黄牛肉、滑蛋虾仁……这些美味佳肴,机器人大厨只需3—5分钟就能制作完成。北京橡鹿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品牌部负责人肖海燕介绍,用户只需要把目标菜肴的原料净菜备好,然后点击交互页面上的“开始炒制”,便可安心等待美味出锅。而且,炒制完成后的装菜、出菜环节,全都由机器人自主完成。
北京橡鹿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总裁办总监李朝阳介绍,这款炒菜机器人炒制的美味,覆盖八大菜系、不同餐饮类型,目前已在多个餐饮品牌门店投入使用。“我们研发的‘机器人+菜谱程序+后厨智能管理系统’闭环模式,能实现‘餐饮经营者、消费者、厨师’三方利益共赢,既帮助餐饮商家降本增效、规模扩张,又保障消费者吃上新鲜现炒的食物,同时还能减轻厨师负担。”李朝阳说。
机器人不只会炒菜。在北京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舞台上,由机器人键盘手、机器人吉他手、机器人鼓手和机器人贝斯手组成的机器人乐队,正奏出一首首流行乐曲;后厨里,煎饼果子机器人、奶茶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烤串机器人等一众“大厨”正忙着制作各式各样的餐饮。
顾客如果想来一杯饮品,只需通过平板电脑点选饮品,配有机械臂的“酒保”便会精准抓取不同基酒、果汁,以最优的路径和角度完成摇和、搅拌等步骤,制作完成后再由送餐机器人将饮品送至顾客桌上。
“‘机器人焰究所’让大家看到机器人在餐饮场景的应用潜力。”该餐厅负责人孙玲说。
助力采收
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熟透的苹果挂满枝头,结果最高处可以达到三四米。只见一个机器人伸出长长的机械臂,绕过繁茂的树枝,精准抓取藏在叶子后面的苹果,随后平稳放进果篮。这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杨福增团队打造的机器人用于苹果采摘的场景。
杨福增介绍,该场景采用的机器人“眼睛看得准,手脚协同还够得着”。为了适应复杂的田间环境,团队优化改进技术,在顺光、逆光等多变光照条件下建立精准视觉模型,通过算法迭代让机器人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看清”果实。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