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商旅文深度融合绘就城市消费新图景

  在马仪亮看来,若想改善和提升,首先要注重休闲空间营造和游憩视角的商业动线设计,而不只是建造一个个商业综合体。其次,要从注重前期建设转向注重后期载体运营,同时,尊重城市原有的肌理和文脉,避免生硬造景。

  具体举措勾勒发展蓝图

  “文商旅融合发展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在日前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下一步方案落实方面的工作重点。

  其一,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鼓励各地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商业设施、老旧厂房、老旧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存量空间,以创意赋能、风貌改造、业态提升等方式,发展文化娱乐、创意设计、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旅游演艺等各类文化和旅游业态,盘活存量空间,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实现功能转换、活力提升。持续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进文旅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丰富消费场景。

  其二,推动文商旅融合载体焕新。文化和旅游部已在全国确定了三批34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多数都是以文商旅融合为典型业态。

  “我们将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引导特色商业街、创意街区、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街区创新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域、重点步行街(商圈)、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通过标准制定、典型推介等形式,支持发展更多集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商业消费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支持发展‘旅游+演艺’‘旅游+购物’‘旅游+餐饮’等融合模式,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丰富体验内容,拓展消费链条。”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三,支持文商旅业态创新。引导旅游景点、演艺场馆等与城市商业设施协同联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及服务。支持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有关消费场所,深入开展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所在地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和商业活动中,培育特色文化主题IP,开发时尚国潮产品,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商旅融合产品,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让游客在购物、休闲的同时,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马仪亮认为,方案的落地,将带来三方面积极变化。首先,治理协同能力增强。“城市商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现在,单一部门的政策效能不断下降,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机制将成为趋势,方案的执行能提升各部门的协同能力。”

  “其次,在现实发展方面,堵点痛点逐步消除,一批优质市场主体、产品与商业载体将涌现。最后,城市更新更趋高质量。方案将引导更多地方进行更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减少大拆大建,盘活存量,深入挖掘和包装在地文化,使城市更新更切合市民和游客的需求。”马仪亮说道。

  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 刘旭颖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