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商旅文深度融合绘就城市消费新图景

  文化和旅游具有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的特征。当前,文化、旅游和商业等领域的融合日益广泛,“百业+文旅”等催生出众多广受欢迎的新业态、新场景。

  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10月29日,商务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了《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则进一步聚焦文旅与商业的融合,提出多项具体举措,推动融合走向系统化、纵深化。

  政策引领商旅文融合向纵深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经济师马仪亮表示,方案明确了七个方面21项主要任务,既有宏观层面的区域网络布局,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商业综合体空间优化,既有务实的产品升级,也有务虚的机制创新,全面、系统,且有针对性。

  在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方面,方案提出,引导特色商业老街、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街区、特色业态专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创新发展,支持“商业+旅游”“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引导城市商业设施与旅游景点、历史建筑、演艺场馆等协同联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产品及服务。支持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城市商业设施。

  马仪亮认为,方案在促进文商旅融合方面提出的具体举措,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旅游商业吸引力。“一般而言,旅游发展分为文化吸引、景观吸引、体验吸引、商业吸引等,商业吸引以往更多作为配套存在。如今,人们的旅游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商业体本身已成为越来越主流的旅游吸引物。方案的实施对拓展文商旅发展空间有很大帮助。”

  在马仪亮看来,方案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将商业作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融入到城市更新和城市运营当中。

  “过去,商业更多是居市民闲暇时逛街购物、商户经营买卖的场所,是生产型社会的一个附属;如今,在消费型社会中,商业已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其建设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居民与游客的获得感。”马仪亮说道。

  商品同质化、游商模式与监管缺位

  尽管文商旅融合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

  “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店铺、商品大同小异,活动缺乏新意,游客的体验被稀释了,消费的意愿也随之变弱。与此同时,现阶段‘游商模式’仍较盛行——部分商家开一家店,用新鲜感抓紧游客获得‘撇脂收益’,等大家的兴趣下降了,就关店找下一条街再开。追求短期效益往往造成他们没有将更多精力放在内容创新上。”马仪亮说道。

  此外,“有形之手”的引导和监管亦显不足。马仪亮举例道,部分商业街区在业态规划上缺乏统筹,对于开什么店、开几家同类型的店缺乏引导,导致同类店铺过度竞争,甚至形成内卷,难以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消费吸引力。”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