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赚钱APP设消费陷阱坑害老年人,监管亟待加强

  走路赚钱、听小说赚钱、看视频赚钱……近期一些打着“随时随地帮你赚钱”噱头的APP不断冒头。这些APP大多针对中老年用户群体设置消费陷阱,且形式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不少中老年消费者下载后稀里糊涂订购消费产品,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围猎。为何“赚钱”APP能够“大行其道”?(10月9日半月谈)

  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走路赚钱……这样的“赚钱APP”对不少用户很有吸引力,赚钱这么容易,既然能“躺着赚钱”,又何乐而不为呢?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APP创造了一个门槛极低的赚钱方式,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以此引流,增加APP知名度,增加客户使用人数,获取广告收益,或是直接坑用户的钱。

  一些“赚钱APP”耗费了使用者的大量时间与精力,而使用者往往所得甚少,有的“赚钱APP”做任务还需要进行注册、实名认证,使用者个人信息可能因此泄露,成了收集者打包售卖的“商品”。另外,使用一些赚钱APP后,使用者还可能频繁接到骚扰电话等。不少使用者本想通过“赚钱APP”赚钱,钱没赚到,反倒成了“赚钱APP”赚钱的工具,帮他人“数钱”。

  而这些“赚钱APP”通过制定“霸王条款”,如用户协议单方面扩张运营方权利、免除运营方义务来“卸责”“甩锅”;同时存在退款难、侵权行为产业链化等问题,大大增加了维权难度,让“赚钱APP”的违法违规成本大大降低,这正是“赚钱APP”多年来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所在。

  一些“赚钱APP”进行虚假宣传,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非法搜集个人隐私,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设置“消费陷阱”“坑钱陷阱”等。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显然不能纵容、姑息。

  针对“赚钱APP”乱象,需要广大网友理性视之,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也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自己成了“赚钱APP”所钩之鱼。而受到“赚钱APP”诱导的有不少老年人,实际上,中老年人更容易遭受网络诈骗,此前有调查数据显示,网络诈骗受害者62%是中老年人。对此,子女也要多给老年父母一些关爱与陪伴,相关部门、子女要帮助老年人提高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避免掉进各种“网络陷阱”。

  别让“赚钱APP”成了老年人的“坑钱陷阱”。监管部门更要负起自身的责任。监管部门对“赚钱APP”乱象要加强监管,规范“赚钱APP”,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赚钱APP”要依法惩治,规范行业发展,不让“赚钱APP”成了“坑钱APP”。APP运营方也要认识到,打着“赚钱APP”的幌子忽悠消费者,是饮鸩止渴、竭泽而渔,终究是给自己挖坑。不能让“赚钱APP”的馅饼成了陷阱。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APP迎来发展机遇期,但相应的监管没能及时跟上,APP应用市场乱象丛生,APP乱象不少,“赚钱APP”乱象不过是冰山一角。诸如侵犯用户个人隐私、涉黄等违法违规的APP屡见不鲜。要营造良好的APP行业生态,就需要监管及时跟上,需要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弥补监管漏洞,加强监管力度,整顿APP软件应用市场,这样才有利于净化网络生态,能够更好地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

  来源:法治周末 戴先任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