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昼伏夜出、热度过高立马停播:“幽灵式”直播售假泛滥

  ——热度过高立马停播。与常规直播间追求流量相反,售假直播间极力避免热度攀升,以防触发平台人工审核。

  记者在“言蹊卖包包”直播间看见,当涌入近千人围观时,主播紧急要求中控为同一产品准备多个链接:“因为人多了,容易触发人工审核。多准备几个,链接被下架还能续上。”

  另一直播间“东莞仔渠道货16”的主播则一直关注着类目排名榜单,发现实时人气排名升至第17位便立即下播,称“名次靠前必须停播”。“铂馨乐奢”则直接禁止观众分享直播间链接,彻底切断流量扩散途径。

  ——退货“爽快”以避免投诉。不少售假直播间普遍提供七天无理由退货、运费险、极速退款等服务,部分甚至支持货到付款。此类商家往往极力避免消费者举报,从而降低被封号、追责的概率。

  在“包你满意呀9号”直播间,主播卖力推销着某大牌箱包的“海外渠道货”。主播全程用手遮挡商标,商品均蒙防尘布,直播间墙上贴着“能过检,里外全对”字样。但记者下单后发现,商品随附的所谓海关税单、POS签购单等交易明细均为空白,需消费者自行填写,真实性无从保障。记者向商家反馈后,立即得到了退货退款的售后服务。

  呼吁加强监管协同执法

  专家表示,针对当前直播间深夜售假现象泛滥的问题,需要平台加强监管、有关部门协同应对,还需要消费者保持理性自觉。

  ——织密深夜监管网络。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平台对直播间内容具备一定的管理义务,且管理义务是全天候的。在深夜时段,平台应对直播内容进一步加强巡查抽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无品牌商品页面、无交易聊天记录、“昼伏夜出”等深夜售假行为识别,接到举报后及时处理。

  ——加强执法行刑衔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当前虽已具备多部门联动的法律与机制基础,但执行中仍存在分段监管、被动应对等问题,缺乏主动协同。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新兴的智能技术,打造24小时全天候、360度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的执法和行刑衔接机制,实现跨市场、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的联动。

  ——提升消费者鉴别能力。当面对眼花缭乱的低价假货诱惑时,消费者也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消费者应优先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警惕夸大宣传。若不慎购买假货,维权时注意固定证据,除保存直播画面、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信息外,还须通过防伪查询、厂家鉴定或第三方机构检测等方式获取鉴定报告。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陈潇雨 兰天鸣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