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回旋镖”
一位美团交易系统平台(TSP)员工向经济观察报透露,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bug,可能是支付路径搭建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或是第三方支付提供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有漏洞,也可能是审核退款流程出了问题等。该人士称,现在查不了2017年以前的余额记录。
他解释,退款流程一般是用户申请,美团向合作的第三方支付银行通过接口发起申请,处理成功后,美团修改订单状态。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接口出问题,都可能退款失败。一般确认退款失败的订单当天会再次处理,即使有些订单退款遇阻,清分过后也会再次处理。类似问题在抖音、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都出现过,例如运费险没有自动退等,但因为美团团购券量较大,过期没有自动退的情况也比别家多。
这位美团交易系统平台员工称,美团外卖、团购、酒店三大业务并行,但系统内不同业务的优先级差别很大,一定是优先保障交易、配送、补贴等促进交易成功的环节。
一位互联网平台结算部门员工分析,此类退款未到账的订单可能涉及多个部门,一是用户发起退款申请后,平台没有及时审核,退款状态一直没生成,资金被冻结在平台内,即退款状态未审核;另一种情况是显示退款成功,但资金没有到账,即资金与订单状态不同步。后者更复杂,溯源难度更大。
此次退款风波又把美团自建支付体系合规化的10年历史翻了出来。起因是部分用户被客服告知,2016年以前的订单退款已退至“美团钱包/余额”中,但这一功能2017年才上线。
实际上,早在2015年,有用户在社交媒体反映其退款被转入了一个名为“美团钱包”的账户中。该账户具备储值、余额管理等功能,并实质性地介入了交易资金的结算与管理。但当时,美团还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直到2016年2月,美团APP正式上线“美团支付”功能。律师熊万里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实名举报美团在未领取《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第三方结算支付业务,引发监管机构关注。
7个月后,美团宣布全资收购北京钱袋宝支付技术有限公司,取得金融服务“入场券”。随后的两年里,美团曾因“二清”(即二次清算)问题引发外界关注,即美团违规将消费者支付的款项,先划转至美团旗下不具备支付业务资质的关联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而未直接进入拥有支付牌照的钱袋宝的备付金账户。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或给此次爆发的“退款未到账”的溯源工作增加难度。
8月25日,一位用户被客服告知退款未原路返回,而是退到了美团余额中,随后其打开美团App上“历史退款至余额记录”一栏,看到了自2015年1月6日—2016年9月22日期间的6笔退款记录。
到了8月26日下午2点,他再打开“历史退款至余额记录”,只剩下2016年9月22日的唯一一笔退款记录。就在2016年9月26日,美团官宣收购钱袋宝。
来源:经济观察报 陈月芹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