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或存漏洞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大规模召回暴露出的问题存在行业共性,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业内广泛采用代工模式生产,但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特别是电芯厂商的审核不严,存在管理漏洞。大规模外包还会造成生产流程标准化不足,比如安克此次发现问题后,立即终止了与涉事供应商的合作,这表明部分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质量把控,为降低成本或其他原因可能擅自变更原材料,这就需要品牌方在原材料抽检、生产过程监管等环节的严格把关。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原秘书长刘彦龙对记者表示,由于电芯成本占移动电源整机成本的60%以上,一些厂商为追求更高利润,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的电芯供应商,促使部分电芯供应商为获取订单,不断压低价格,进而可能牺牲产品质量。长此以往,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水平难以保证。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陈功玉认为:“在充电宝行业,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品牌商不能只关注成本和产能,更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与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组装,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
据记者了解,自2023年8月1日起,我国对移动电源实施强制性CCC认证管理。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公告,要求2024年8月1日以后,未获得CCC认证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看到安普瑞斯、罗马仕、安克等品牌多个CCC认证被暂停或撤销,时间大多集中在6月。
为此,马健广建议消费者立即检查手中充电宝的生产日期、型号是否在召回范围内,若发现异常发热、鼓包等现象,应立即停用。在购买新充电宝时,尽量选择信誉良好、有完善售后保障体系以及经过严格质量检测、符合最新安全标准的产品,可优先考虑今年6月以后恢复认证批次的产品。另外,正规充电宝会有可循环使用标识,如果标识上写明的数字是“5”,意味着其可循环使用年限为5年,超过该年限可能会出现异常。
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民航局表示,近期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民航局决定在现行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孙蔚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