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全产业链发力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不难发现,不少餐饮企业在优化服务的同时,还在后厨供给端开展精细化革新。例如,北京华天集团提出以口为单位的量化饮食服务方案“38口行动计划”。“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多数成年人平均每顿正餐的食量是38口,因此在前端推行‘38口’服务标准,点餐系统会显示每道菜的食用口数及总口数,并由服务员引导适量点餐;后端备菜时则采用‘克口转换’控制菜量,同步推出平价小份菜和2至3人套餐。”北京华天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通过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减少源头损耗。同时,建立采购和验收标准,确保门店收到的都是可直接使用、损耗可控的净料。”呷哺呷哺上述负责人表示,企业通过优化内部调拨流程,以快速响应局部需求波动,避免因积压或缺货所导致的损耗问题。

  “光盘行动”成新风尚

  如今,人们的餐饮消费观念正悄然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相比外出就餐时摆阔讲排场,践行“光盘行动”更有面子。北京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此前她与女性朋友初次到某餐厅吃饭时,服务员就主动根据就餐人数提示菜品分量,并推荐小份拼盘组合,这种贴心的服务既避免了浪费,也让用餐体验更加舒适。

  记者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在点餐环节,不少门店的服务人员会主动提示菜品分量,若发现顾客所点菜品数量明显超出就餐人数需求,会温馨提示建议调整点餐量。

  消费观念的变化正成为反食品浪费的重要推力。90后消费者程永翔认为,如今请客吃饭不再追求满桌菜的排场,而是讲究每道菜都能光盘。“这种理念正在被身边的同事、朋友践行。”

  “以前出去吃饭会多点几道菜,明知吃不完也碍于面子不打包,无形中造成了浪费。”年近五旬的张先生说,如今反食品浪费理念深入人心,和朋友聚餐时不再盲目点餐,即便有剩余也会主动打包。

  采访中,有餐饮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剩菜剩饭过多不仅导致食材浪费,随之产生的人工清理成本及垃圾回收处理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能推行适度点餐、按需加餐、餐后打包等举措,无论对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而言都不失为双赢之举。

  从供应链优化到消费习惯重塑,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旨在树立更健康的饮食观念。《办法》对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发展大众化餐饮、社区餐饮、绿色健康餐饮,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消费场景、丰富餐饮供给。同时,《办法》鼓励和支持餐饮服务经营者和行业协会挖掘、传承传统餐饮文化,开展餐饮业发展研究,推进餐饮业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旅游休闲等产业联动,加力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2024年以来,协会持续深化反食品浪费工作,通过发布倡议、组织专家研讨、关注校园餐、征集节约型食堂,以及开展相关活动等举措,在全行业营造出浓厚的节约氛围。其中,共有34个节约型食堂在制度建设、宣传措施、精细化服务、技术创新、科学烹饪和餐厨无害化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展示、好经验做法分享等,为其他食堂提供了借鉴。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王小月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