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购买的食物模型玩具也同样缺少产品信息、企业名称地址等内容。而且,对于儿童来说,这些玩具可能存在误食的风险。体验员以89.6元购买“巧克力食玩”“小面包食玩”两单商品,收到由两个简陋塑料袋分装的、直径约3厘米的微型食物模型玩具,共60余个。该微型食物模型玩具既无包装,也没有生产标识、年龄范围、安全警示等信息。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6675.1—2014相关要求,玩具产品应当标明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标准编号、年龄范围、安全警示、企业名称地址等。同时,该标准提供了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玩具产品的适用年龄范围应科学评估,通常有3岁以下、3岁以上、3—6岁、8岁以上等表述;安全警示用语标准也提供了范例,如“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仅限于家用”“仅在成人直接监护下使用”等。
对对碰直播间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乱象时有发生。在直播间里,商家显著标注“迪士尼正品对对碰”,并在商品页面介绍“本店盲盒内商品均为迪士尼品牌”等,体验员花费39.9元购买的所谓正版玩具,收到货后却发现只是普通毛绒玩具狗,玩具合格证显示为“偶颜™”,无生产厂家信息,与迪士尼毫无关联。
此外,对对碰直播间还存在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到位的问题。江苏省消保委表示,参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盲盒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提示。”尽管本次调查的大部分直播间都贴出了“禁止未成年人下单”的标语,但在直播间内这类字样很容易被遮挡,而且主播也无法精准识别下单者是否为未成年人。仅让消费者自行表示是否“已成年”,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年龄验证机制,未成年人可能通过虚假信息或家长账号进行消费,绕过限制。
建立统一规则规范
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针对上述问题,江苏省消保委提出建议:
首先,建立统一的规则规范,打破消费者信息壁垒,明确公示商品的抽取规则、概率及数量,特别是隐藏款的数量。同时,主播拆袋或者拿新产品时,应当全程在镜头下操作,避免暗箱操作,不可以实施虚假宣传、操纵抽取概率等行为。
其次,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从严从重打击违法行为,建立自律机制,确保违规商家及时退出,定期公布行业黑名单,完善第三方监管机制。
最后,优化商家售后服务,精准区分不提供七日无理由退货和出现质量问题的退换货承诺。针对未成年消费者,通过账号、身份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提示和限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对对碰直播间消费时,应根据自己实际需要下单,保持清醒认知,避免在亢奋状态下超额消费,更不要沉迷于以小博大。要弄清销售方式、抽取规则、商品信息,注意货比三家,并确认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商等信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妥善保存好商品详情信息、主播承诺内容、订单支付记录等,增强风险意识。必要时,家长应开启青少年模式,保管好支付密码,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若有未成年人大额消费的情况,应及时和未成年人沟通,并向平台提交完整的消费记录、直播回放、未成年人消费证明等证据,以挽回损失。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薛晶晶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