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购物节超长“待机”,让“剁手式消费”回归理性购物;潮玩、萌宠等细分市场崛起,更多垂直赛道涌现新蓝海;AI加快对消费全产业链改造,助力行业提“智”向“新”……今年“618”,折射消费领域新动向。
消费更加理性
“618”越来越长了,这是近几年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感受。
今年5月中旬,京东、淘宝、抖音等平台开启“618”预热促销活动。记者了解到,部分平台促销活动将持续至6月20日,总时长超过1个月,创下“618”最长时间纪录。
告别复杂“算数题”,平台补贴规则也更加简单直接。京东在“每人每天可领超6180元补贴”等优惠基础上,再加码“618”补贴力度;天猫取消“满减”等需要复杂计算的优惠,只设“官方立减”叠加各种优惠券等;抖音电商投入百亿消费券补贴爆款商品,用户每人最高可领2280元……
“今年大促活动时间长,可以慢慢挑选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避免了很多一时‘上头’的冲动消费,也不用费脑筋凑单满减,感觉‘618’变得更清爽和松弛了。”河南郑州的消费者赵女士说。
聚焦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和体验,线下商业也纷纷抢抓“618”节点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
定制AI照片、戴上眼镜体验AI翻译等互动吸引人们排队打卡;在电竞体验区,多款顶配电脑装备让电竞发烧友直呼过瘾;沉浸式实景样板间与全屋定制服务,为顾客提供家电家装“一站式”解决方案……在不久前亮相北京的京东MALL双井店,多元业态融合场景为人们带来别样的消费体验。
“我们推出‘京补+品牌补贴+银行补贴’等多重优惠,并通过设立沉浸式体验专区、引入首店首发潮品等,让消费者在线下享受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务。”京东MALL北京双井店副店长陈瑞说。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鸣涛分析,今年“618”,多个平台流量分配机制从“价低者得”转向“优者多得”,线下商超也更加注重体验感和场景打造,这背后是消费者从“价格敏感”到追求品质和理性消费的转变,从需求导向出发,才能让大促活动有效激活消费动能。
“购物车”映射消费新动向
作为一年一度重要的促消费节点,“618”无疑是消费市场新动向的重要风向标。
潮玩、宠物等细分市场崛起——
Labubu掀起社交平台上的“开箱狂欢”,线上线下一“bu”难求;“养娃式养宠”催生大量宠物产品消费……这个“618”,更多垂类细分赛道火热,为激活消费打开了新空间。
“今年‘618’,淘宝天猫玩具潮玩领域多个商家销售破亿元,近800个单品销售破百万元。‘谷子类’商品海外订单增速同比实现三位数增长,其中绝大部分成交是国产IP的衍生品。”淘天潮玩行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