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攀升,冰淇淋、雪糕等冷冻饮品迎来消费高峰。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消费者该如何科学选购?产品营养价值如何?安全性是否有保障?记者通过采访权威专家,结合最新监管数据,为您全面解析冷冻饮品的消费要点,梳理出一份实用指南。
部分冰淇淋也有营养
记者近日在北京多家商超走访,看到今年冷饮市场新品迭出,雪糕类产品尤为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冷冻饮品品类远不止雪糕一种。按照GB 27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规定,冷冻饮品是指以饮用水、食糖、乳制品等中的几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经配料、巴氏杀菌或灭菌、凝冻或冷冻等工艺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食品,包括冰淇淋、雪糕、冰棍、甜味冰、食用冰等。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王蓓表示,不同的冷饮分类依据主要与蛋白质、脂肪、固形物含量有关。其中,蛋白质是冷冻饮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主要针对的是需要添加乳制品的雪糕、冰淇淋。以冰淇淋为例,在冰淇淋的国家标准GB/ T31114—2014《冷冻饮品冰淇淋》中,把冰淇淋分为全乳脂、半乳脂和植脂3类。全乳脂冰淇淋要求乳脂含量在8%以上,并且不得包含非乳脂脂肪;半乳脂冰淇淋要求乳脂含量在2.2%至8%之间;而植脂冰淇淋的乳脂含量在2.2%以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红介绍说,按照国家标准,冰淇淋被划分为冷冻饮品,也是一种乳制品。优质冰淇淋中含有不少蛋白质,这是因为其中有奶类和蛋类的成分。按国家标准规定,冰淇淋中的蛋白质含量应在2.2%以上(雪糕要求≥0.4%)。市面上部分冰淇淋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超过3%,和牛奶相当。此外,蛋白质含量高的冰淇淋中,钙含量也较高,同时由于蛋、奶原料比例大,优质冰淇淋中也含有不少维生素。当然,由于冰淇淋中添加糖的比例较大、脂肪含量较高,热量也相对较高。
监管筑牢安全防线
市场上的冷冻饮品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其安全性究竟如何,也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雪糕等冷冻饮品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雪糕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和雪糕产品的监督抽检力度。从抽检结果看,市场上冷饮产品整体质量安全可靠。
不过,抽检结果并非全部完美。今年3月,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完成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51批次,涉及冷冻饮品等6大类,其中不合格17批次,冷冻饮品中有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大肠菌群。
此外,在2024年1—7月,各地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冷冻饮品共11批次,包括6批次雪糕、5批次冰棍。从项目看,不合格集中在大肠菌群、蛋白质、菌落总数3项,其中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不合格占比超过七成。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