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风险要警惕
记者了解到,一些消费者喜欢自制“干噎酸奶”,电商平台上也有散装产品销售,某社交平台上“干噎酸奶自制教程”视频数量超过4万个。但这种自制行为暗藏安全风险,有媒体报道,有女子食用自制“干噎酸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诊断为细菌超标所致。
何睿表示,不少消费者自制“干噎酸奶”时会网购发酵原料和冻干菌种,若生产不规范、储存不当,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会产生不良风味和质构,不仅影响食用体验,还可能有安全隐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博士胡长利表示,正规渠道购买的酸奶一般不会引起肠胃不适,但自制“干噎酸奶”可能因操作不当被污染,比如过滤用的纱布不干净,未完全密封导致有害菌进入并大量繁殖。若要自制,应对过滤纱布、锅碗瓢盆等工具彻底消毒,至少用开水煮5-10分钟。“干噎酸奶”应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且要与生肉、生海鲜等易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分开存放,以免交叉污染。
选择酸奶有讲究
随着“干噎酸奶”火热,不少网友跟风发布大口吞咽的视频,分享吃后感受。一位网友评论:“感觉就像噎在气管里了一样,确实得伸长脖子往下咽。”
事实上,“干噎酸奶”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谭蓓告诉记者,“干噎酸奶”质地浓稠,可能增加胃部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对于吞咽能力较弱的老人、幼儿等人群,食用“干噎酸奶”可能会加重消化负担,甚至引发呛咳或窒息,这些人群食用时需格外小心。
针对如何选择酸奶,注册营养师王璐告诉记者,“干噎酸奶”只是奶制品中的一种,营养并非无可替代。在确保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搭配得当的“干噎酸奶”可以尝试,若不喜欢其口感,也无须跟风,无糖或低糖低脂酸奶也是不错的选择。
何睿建议,选择酸奶时要参考产品成分表,对比不同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含量,依据自身需求选择。比如,以减脂、降糖为目的,建议选择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或无糖的酸奶。食用和保存酸奶时,一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胀包、霉变等,尽量食用新鲜产品;二要适量食用,肠胃敏感人群、老人和3岁以内幼儿等群体要谨慎食用;三要在冷藏条件下保存,避免频繁开盖,减少细菌污染风险。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孟刚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