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低卡?无糖?瘦身? 这些网红食品营销噱头要注意

  钟凯说,“含乳固体饮料”是复合配料,其中可能包含多种速溶咖啡必要的食品添加剂,比如酸度调节剂、乳化剂、食用香精等,但企业故意不展开其中成分,使配料表看上去很短。此外,椰子油粉就是植脂末的一种,无非是换个说法罢了。实际上,这款速溶咖啡就是“咖啡粉+植脂末+糖”,只是跟消费者玩了一个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

  “0反式脂肪酸”这一标签本意是用在使用了氢化植物油,但反式脂肪酸含量可忽略不计的产品。然而现在无论是否使用氢化植物油,很多产品都会使用这个标签,导致消费者很容易被虚假的安全感误导。

  专家提示消费者,看懂配料表的“潜规则”很重要。配料表的顺序反映了添加量大小,有助于揭示食品的真实成分。比如,全麦面包的配料表,要看全麦粉在配料表的第几位;如果白砂糖位于配料表的前3位,则说明面包的含糖量较高,需要引起注意。

  去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标签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强化食品名称标注要求,不得使人误解。征求意见稿提出,食品标签标注内容不得以欺骗、虚假、夸大、误导方式描述或者介绍食品,不得明示、暗示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暗示具有保健功能。

  真能减肥还是非法添加?

  近年来,打着“减肥、降压、降糖”等卖点的代用茶、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等网红食品兴起,消费者食用后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失眠、口渴、便秘等不适症状,危害健康。

  记者了解到,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黛梅噗噗梅”“西梅SOSO果冻”“酵素软糖”……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在一起案件中查获40多种网红食品,均伪装成零食的面目出现。

  江苏省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二部部长刘岑告诉记者,该案当事人使用包含双环己甲酰酚丁、双丙酚丁等物质的“酵素粉”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比如一种名为“黛梅噗噗梅”的蜜饯食品,有消费者食用后出现严重腹泻。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市面上一些酵素类网红食品,部分可能申请到了保健食品,部分仍然属于食品。这些网红食品无资质难把关,给黑作坊入市提供了便利。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就食品中非法添加违法行为发布通知,明确非法添加的新型衍生物等认定执法检验方法、组织专家出具有毒有害认定意见。

  业内人士表示,这类非法添加的网红食品违法形式隐蔽、手段花哨、涉及地域人群广泛,关键是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强化企业责任,不能执法“雷声大、雨点小”、处罚不痛不痒,要利剑高悬、形成震慑。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购买正规食品,一旦食用后出现不适症状,要怀疑食品中是否含有违禁成分,及时就医。

  来源:新华社 记者 赵文君 张璇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