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时间越长,价格折扣力度越大。”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为了获取较大的价格折扣,她选择了最长时间的45分钟套餐,然后看到续费有折扣便又续了35分钟的套餐。“当时只是觉得按摩的力道很大,按摩完回家后才逐渐感觉到背部、腰部等多个部位不适。”该消费者认为,共享按摩椅的经营者未对合理按摩时间等进行专业提示,让消费者的体验感大打折扣。
“在使用按摩椅之前,消费者需认真阅读按摩椅上的健康提示,再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科学使用,存在一些风险因素的人群不适宜使用按摩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推拿科主治医师阴祖新表示,老年人由于椎间盘水分减少,椎间隙变窄,脊柱周围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盲目使用按摩设备会导致脊柱生物力学改变,甚至有可能出现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等情况,加重身体不适。一些老年人面临骨质疏松的问题,按摩力度大了,容易引发骨折。
阴祖新表示,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末梢神经敏感度降低,对于疼痛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也变低,可能老人觉得不疼,但其实力道很大,已经造成了损伤。老年人如果使用按摩椅,建议调至较低档位。老年人应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慎重使用按摩椅,同时最好身边有人陪同,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行业扩张背后面临挑战
近日,作为共享按摩行业龙头,共享按摩椅乐摩吧品牌的运营主体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乐摩吧在商场、影院铺设了50多万台智能按摩椅,2024年前3个季度经调整净利润突破1亿元。
乐摩吧“躺赚”的生意让这一行业重归大众视线。共享按摩椅铺设的渠道场景集中在电影院候场、商场休憩、高铁站等待等顶级流量入口,目的就是瞄准用户“被迫空闲”的碎片化时间,将按摩服务嵌入刚需场景。
据《2024—2029年中国按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分析,2025年中国按摩足疗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000亿元。2023年乐摩吧市占率37.3%,稳居榜首。虽然大众对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的保健需求日益强烈,但似乎对于公共空间的共享按摩椅“意兴阑珊”。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按摩椅企业有场景依赖风险,目前的渠道过度集中于电影院、商场、交通枢纽,若流量红利消退,增长或遇瓶颈。据了解,多地高铁站已经开始清理“按摩椅霸权”。中国铁路早在2023年就已发文,针对高铁站按摩椅问题,要求多功能候车座椅(按摩座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公用按摩椅属于“锦上添花”的非必要选择,家用零售需求也较弱。市场刚性需求不足将是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业内人士认为,共享经济进入下半场,如何保持竞争力,或要先解决饱受诟病的痛点。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王小月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