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中消协:多元消费场景,服务更应跟得上

  在网购方面,线上购物需求旺盛,国补政策更是推升了家电等产品的消费热度,但一些优惠规则不够清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春节快递配送投诉也有所增长。

  据报道,近日,山东青岛的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年货节期间精心挑选了多件心仪的商品,只为能凑够金额享受平台推出的两项优惠。准备结算时,她却发现实际支付金额比预期高出许多。仔细查看后才发现,部分商品竟然不参与满减活动,而且平台对于哪些商品参与、哪些不参与并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只是在一些小字条款里有所提及,普通消费者很难注意到。

  中消协表示,平台对优惠规则不透明的设计方式,加剧了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不信任感,导致消费者在购物时唯恐被套路,长远来看,将严重影响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利用新技术助力提升消费体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在首位。切实提振消费,服务更应跟得上、把得牢、撑得住,让消费者省心放心。

  基于当前技术发展与市场革新,中消协建议各方从三个角度着力:

  强化AI赋能,建立智慧监管体系。紧抓AI发展的契机,加速推进智能应用,建立智能化监管体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着力构建“未诉先办”“防患未然”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如对餐饮、景区等进行动态价格监测,对异常波动实现及时追溯快速响应;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实现智能联动、数据共通,发现景区拥堵、运力缺乏等征兆,立即进行有效疏导和资源调配。

  共筑满意消费,提高消费维权能力。着力提高消费维权能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各地消协组织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消费者投诉,大力推广应用“消协315”平台,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建立推广消费纠纷快速处置通道;另一方面可在景区、商圈等客流密集场所派驻流动巡查员,现场解决纠纷,最终缩短维权时间,实现投诉便利化、信息透明化、处置快速化。

  升级消费服务,做好风险明示工作。监管层面,各地相关部门在发布消费提示时,还可通过自媒体政务平台发布“消费风险地图”,实时更新景区人流、餐饮投诉热点区域等信息,引导消费者避坑,同时起到警示作用。行业层面,相关行业组织应持续推动行业自律升级,敦促各行业企业明示节假日服务降级风险、价格涨幅上限等;通过短视频、小课堂等方式,对一些隐性条款、消费套路进行公开,实现行业自我净化。商家等经营主体则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切实做好价格公示,确保消费者对价格波动知情,减少矛盾纠纷。

  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 阎 密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