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咖门 金屿
“不怕和尚会念经,就怕和尚卖咖啡。”
去年,永福寺的“慈杯咖啡”,凭借“和尚卖咖啡”的标签,在社交媒体大热,打卡排队不断。
而最近,我发现各地都新开出了一大波“寺庙咖啡”,身边不少行业人都在讨论。
常规的咖啡馆打卡已经不能满足这届消费者了,去寺庙喝咖啡,正在年轻人中成为一种新时尚。
01
点赞轻松破万
这届年轻人都想去寺庙喝咖啡
最近在小红书上,搜索“寺庙咖啡”、“寺院咖啡”等关键词,整个屏幕都被各地新开的寺庙咖啡馆占满了。台州龙兴寺、厦门的南普陀寺、上海的玉佛寺等等,都在过去一年开出咖啡馆。
有的寺庙咖啡馆,今年大年初一开始试营业,即便装修还没完善,也凭借“古色古香中式建筑+西式咖啡”这一很好拍的组合,以及“寺庙师傅卖咖啡”带来的巨大冲突感,吸引不少消费者慕名而来。
总之,各种分享简直是大型种草现场,“寺庙咖啡”的吸引力堪比5A级景点。
而其中最火的,当属是开在杭州永福寺的“慈杯咖啡”。
去年3月,凭借当地美食自媒体的分享,“慈杯咖啡”迅速走红。有朋友告诉我,当时慈杯几乎每天都是来打卡排队的,在抖音上发布相关视频,点赞少则几百,多则破万,评论区的讨论也很多。
“因为供不应求,寺里的师傅都劝媒体不要跟进报道,顾客随缘打卡。”
如今,“慈杯咖啡”更是成为杭州的热门打卡地,在杭州的旅游攻略都能看到探店分享。
消费者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当下,“寺庙咖啡”在咖啡行业内的关注度也在持续走高。有知识类博主以“寺庙都开始卖咖啡了,这个策划值千万”为题发布视频,相信不少饮品同行最近也在朋友圈都看到过相关的营销案例分享。
有话题、有热度,也让人思考:
寺庙咖啡,究竟是怎么火起来了?普通饮品人,能学到什么?
02
复盘寺庙咖啡走红
秘诀是“沉浸式的反差感”
事实上,寺庙咖啡馆并非新鲜事,在日本,不少寺院都有设置室内“咖啡角”,有的还开办诸如“佛教入门”等佛教讲座。
国内也有咖啡馆开在寺庙风景区,但消费者都将其看作景点咖啡的一种,热度并不高。直到2022年,打出“和尚卖咖啡”的标签,以“慈杯咖啡”为代表的寺庙咖啡才真正火了起来。
复盘这类咖啡馆的火爆——
首先,“和尚卖咖啡”,调动消费者好奇
“寺庙咖啡”的走红,本质上就是一次对人们观念的颠覆。让消费者产生“还能这样做”的好奇,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在消费者的观念里,咖啡师大多数都是日常夹杂英文、打扮潮酷的年轻人。
提到“和尚卖咖啡”,人们第一反应则变成了穿着袈裟长袍、带有古风的僧人做咖啡,期待感一下就上来了。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