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消费领域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主播售假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

  直播带货是当下购物的热门方式,但消费者心动于直播间内物美价廉的商品时,也面临着假货带来的权益受损的困扰。

  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直播销售乱象成为消费者维权焦点之一,假冒伪劣、货不对版、优惠差异等是主要问题。从央视“3·15”晚会曝光翡翠直播售假骗局,到短视频平台头部主播接连遭“打假”,诸多争议事件暴露直播带货售假引发消费乱象。

  舆论认为,规范直播电商行为,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违法成本。有关部门应秉持对假货“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直播带货中的违法行为,对带货主播、直播平台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此外,各类平台也需强化自我管理、压实监管责任;商家和主播要坚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平台“保价”服务被指“套路”消费者

  保价服务成为2022年各大电商平台在“双11”促销活动中的宣传重点,但其实施成效却引发舆论质疑。不少商家的保价服务事实上附加各种条件,有的将价格先升后降,有的修改商品链接逃避保价责任,有的随意设定满减规则,不仅使得消费者“雾里看花”,还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隐患。

  中消协指出,保价服务的初衷本是让消费者吃下价格“定心丸”,但“双11”期间多起事件引发舆论热议,显现出公众的担忧——保价服务成为电商平台和商家的又一种营销手段,而不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效途径。不仅没有提升消费体验,反而多了一个“消费陷阱”。因此,平台和商家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明示保价除外情况,不断完善保价制度。

  来源:工人日报-中工网 记者:杨召奎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