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进小区、取厕纸都得刷 人脸识别滥用风险需警惕

  ——强制刷脸遭质疑。记者梳理发现,关于公共场合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争议和投诉正在增多。在合肥市“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上,7月份有市民投诉:“繁华逸城”小区更换新物业后,办理门禁卡强制要求采集业主人脸信息。

  对此,肥西县政府回复称,该项目的初衷是创建智慧平安小区,系统最终接入公安后台。“考虑老人和儿童人像采集不方便,可以办理门禁卡。”

  上海一居民小区近期将小区门禁系统改为人脸识别系统。小区居民王女士说,改造前所有住户均需到物业采集人脸信息,“其实大家对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还是认可的,只是不知道个人信息是否会得到很好保护。物业为了让大家放心,出具了一份承诺书,承诺将严格保存收集的相关信息。”

  ——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丰巢快递柜此前曾试点“刷脸取件”,其后被发现使用打印的取件人照片,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刷脸打开快递柜取件。丰巢回应称,“刷脸取件”功能仅为小范围试运营,并将测试版下线。

  据悉,人脸识别技术可粗略分为基于2D人脸图像的技术和基于3D人脸图像的技术。通过照片即可完成人脸验证,大概率是采用了技术门槛较低的2D人脸图像认证。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说,快递物流行业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和财产,推广使用新技术时应慎之又慎。

  ——信息安全存隐忧。“密码泄露了,可以换一个,这脸部信息要是泄露了,可怎么换啊?”不少网友表示。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表示,人脸信息作为生物识别信息,一般来说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这与手机号码之类的个人信息不一样,后者发生泄露,实在不行还可以换一个。但人脸信息发生泄露,不太可能去“换脸”。

  不宜普遍适用 更不能在商业领域强制使用

  人脸识别技术虽然有其优势,但并不能在生活各个领域普遍适用,更不能在部分商业领域强制使用。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认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也就是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但目前缺少判断必要性的标准和依据。“目前收集人的脸部特征信息的商业机构,大多数是基于身份验证的需要。在企业收集这类信息后,能不能妥善保管并按照事先所告知的方式去使用相关信息,这也是大家最为担心的。”

  薛军认为,利用人脸信息来快速、精确识别个人主体,对于个人行动轨迹的追踪非常高效,但因此对个人隐私权可能带来的侵害,也非常严重。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对收集个人生物信息的管理,核心在于对获取方的管理。“现实中遵循的原则应当是能不采集个人生物信息就不采集,而且宜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具备采集资格的主体范围。消费者面对商家,也应当有控制、注销已被采集的生物信息的权利。”

  来源:新华社记者杨有宗、何欣荣、龚雯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人脸识别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