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记者下单的两家跑腿平台订单详情
另外,跑腿平台的代付模式漏洞也是这些乱象产生的温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同城配送行业,因跑腿代买物品价格无法提前估算,所以大多平台采用跑腿员先行代付的方式进行交易。
然而在代买价格较高的商品时,跑腿员经常出现没有能力代付的情况。一旦跑腿员提出让用户提前私下转账,就容易出现跑腿员携款跑路的事情。
另外,记者在实测时发现,除UU跑腿外,美团跑腿、达达均有代买金额超过500元无法下单的限制。但在实际询问中,某跑腿员告诉记者,平台虽然提醒客户不要提前给转账,但在大额代买受限时,平台默许跑腿员与客户间的私下转账行为。
律师:平台应对跑腿员不良行为负责
那用户和跑腿员在线下交易时出现问题,平台是否负有责任呢?四川英冠律师事务所钟振宇律师认为:“因为用户是通过平台进行的交易,用户和平台之间形成合同关系(类似雇佣合同),如果平台公司的员工出现上述情形,属于代表平台公司的职务行为,作为合同相对方的平台公司应该向用户先行赔偿,在查明事实之后可以向具体员工进行追偿处理。”
“不仅如此,平台需要通过修改交易规则,将购物凭证留存在线上,以便后期用户维权,这是平台应尽的监管义务。”钟律师讲到。
物流发展日新月异,懒人经济催生出了同城跑腿这一新的行业。2013年开始,人人快送、闪送、uu跑腿等平台相继成立,随后京东和美团等巨头也跑步入场。极光大数据显示,跑腿行业在过去两年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截至2018年7月,整体渗透率为0.47%,用户规模为513万,同比增长约1倍。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监测报告》显示,34.3%的受访用户遇到过货物安全问题。其中,52.4%的用户遇到过文件、证件等重要信息被暴露的情况,45.9%的受访用户担心配送员上门取件时隐私泄露。
来源:封面新闻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跑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