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低估值之因
绿地股价深陷泥沼很大一部原因与其前几年的定增相关。据公开资料,绿地2015年底公布定增预案,向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国投协力、汇盛聚智和珠海普罗等多家资本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高达301.5亿元。融资成本约为5元/股。
然而,自2016年始,持绿地控股大量股份的资本公司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国投协力、汇盛聚智和珠海普罗等开始大规模减持。
其中平安创新的减持幅度“吓跑”了一大堆散户。查询绿地控股2017年Q3季报可知,平安创新持股比例已从9.91%下降至1.8%。
据股民回忆,彼时,平安创投每天都会以接近10%的折扣价出售绿地股份,当时平安创投折价抛售对绿地股价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制。
而当初为了定增,基本面含有不少水分的,这两年也是慢慢在出清,导致股价下降。
不过在解禁日有个好消息,此前解禁日前5日内大单净额达到了-1.61亿元,大量的资本逃离,一直被“套牢”的股民们担心在解禁日会有更多的资本逃离,不过没有发生。
另外,高负债也是绿地这几年被投资者诟病所在。
据2017年财报显示,绿地控股扣除掉2374亿元预收款项后的负债达5176.8亿元,扣除预收款项后的负债与其净资产比例仍高达5.5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绿地在其年报中给自己定了一个“争取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同时,还要求利润总额超过200亿元”的年度工作目标。
根据绿地平均8%的融资成本,每年绿地要付出的利息就高达400多亿元,3500亿元的销售额仅有200亿元的利润,5.7%的利润率,股东分红太低。
而在绿地控股加快回笼资金的背后,除了较高的负债比率,还有政策对海外融资的不断收紧以及棚改政策一刀切带来的三四线城市销售压力。
除以上几点,为迎接地产白银时代,绿地近几年一直所提出的“大消费”、“大基建”、“大金融”三大业务方向也少见起色。
目前绿地仍在对其地产业务进行结构化调整过程中,多元化业务的销售规模和利润贡献均不理想。

△ 2016年,绿地集团与泸州酒企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中国白酒新品牌,力争五年左右达到200至300亿元的经营目标。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绿地多元化业务中的建筑、汽车、商品销售、能源方向的毛利率仅为3.75%、3.98%、1.38%和1.67%。这也令绿地控股整体毛利率大幅拉低至14.34%,而行业TOP3的该项指标均在25%以上。
尽管该公司依靠房地产板块结算毛利率提升了2.71个百分点,达到了23.36%,保证了绿地净利润增长,但多元化战略对于其盈利水平还是产生了拖累。
绿地的多元化困局、高负债、难看的财务报表,还有被诟病的产品质量问题——全是雷。
甚至有投资者讽刺,“还没跌到5块钱啊,不合理啊。”
专家建议:可价值投资
绿地是空还是多?
“韭菜”们为此争吵不停。新地产财经网为此咨询了几位财经专家。
一位专家说道,“解禁股类型是定向增发机构的配售股份。解禁股成本只有5块钱,预测绿地的股票还会持续下跌。”
“绿地的股价只有降到解禁股成本价下才能跟进,而到时股价走向完完全全的得看绿地企业的表现了。”该专家说道。
该专家用“得看”两个字,把新地产财经网的问题又抛回了绿地本身。
另一位专家分析认为,“对于过早进入绿地控股的一点反思:不久前买入的时候觉得其各项指标都比较便宜,从而忽略了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考量,导致买入后的短期价格快速回抽,但长期来看,还是值得持有的。”
除此之外,还有分析人士认为,绿地实在不是超跌反弹的料,如果是长线价值投资,绿地是不错的标的。
而最佳观察的时机是:等绿地把定增清空,再看企业表现.
来源:财经网 作者 林志愿
共2页 上一页 [1] [2]
走进绿地酒店 | 京东旅行一站式度假体验的定制之路
竞价364轮 绿地42亿拿下义乌高价商住地
超市周报:华普超市几乎全面停业 绿地开了家“吃喝研究所”
深度:从理想国到囧途 绿地大连之痛
绿地推出超市新品牌“吃喝研究所” 引入约11个餐饮品牌
搜索更多: 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