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东北老板,把披萨做成平价自助顶流!

  来源:红餐网 周沫

  近两年,平价自助爆火,自助小火锅、自助烤肉等各式自助餐饮店密集涌现。

  但市场表现两极分化。不少品牌火不到一年便开始走下坡路,也有创业者开店15天火速闭店……大浪淘沙之际,老牌平价自助品牌比格比萨(下文简称为“比格”)却越来越火了。

  截至目前,比格已拥有近400家门店,2025年新开门店近170家,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到2024年的164%。在行业整体趋于谨慎、大批品牌收缩战线的背景下,比格的业绩和扩张节奏堪称“狂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年轻人排队吃,

  比格比萨成平价自助顶流

  有人说,比格是披萨界的“顶流”,面对必胜客、达美乐等国际巨头也毫不逊色。

  还有一群消费者自称“比门信徒”,把比格当作“食堂”高频消费。

  事实上,比格自创立之初就主打的“高性价比”战略,正是征服这批“比门信徒”的主要原因。

  2002年7月,比格在北京西直门外大街动物园东侧开出首店。那些年,大多数消费者看重的是价格和实用性,物美价廉是核心消费理念。即便在北京这类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城市,西式快餐仍属于“轻奢消费”,一顿披萨人均消费普遍超过百元,对普通上班族和学生群体而言,更多是节日或聚会时的“尝鲜之选”。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比格推出了仅需39元的自助披萨模式——不限量的披萨、意面、小吃与饮品,价格不到必胜客等国际品牌的三分之一,却提供了更丰富的用餐体验。

  这样的模式,吸引了大批消费能力有限但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和年轻白领。比格也因此在披萨赛道,开辟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随后,比格开放加盟,扩张开始提速。2012年,比格的门店数量突破100家。然而,在2012至2015年间,比格遭遇了发展瓶颈,规模长期停滞在百余家门店,增长陷入停滞。

  为寻求突破,赵志强带领团队赴海外深入考察,并启动品牌全面升级战略。其中关键举措包括:聚焦“榴莲披萨”打造爆款产品,强化记忆点;同时,调整SKU并提升上新速度,以持续激发消费者的尝鲜欲望与复购热情。

  这一系列改革成效显著,比格的品牌势能恢复上升曲线,门店扩张的车轮再次滚动。

  二十多年过去,比格在竞争激烈的北京餐饮市场牢牢扎下根,开出近百家门店,被一批消费者称为“披萨食堂”“平价自助顶流”。近两年,比格加速南下布局,所到之处屡现“一位难求”的火爆景象。

  6月,广州首家比格开业爆火。有消费者透露,开业初期早上8点就在线上蹲点取号,仅5分钟就排了50多桌;还有顾客工作日十二点多到店,等位近一个小时才能入座。

  值得一提的是,比格在年初定下的新开120家门店的目标已提前完成,扩张速度远超预期,2026年在行业普遍谨慎开店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快开店节奏。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

  比格重构自助餐的价值逻辑

  近两年,“按人头收费、敞开吃”的自助热潮席卷大街小巷,从商场到社区,自助模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品类。从烤肉、火锅到日料、甜点等,处处可见“无限畅吃”的招牌。

  据红餐大数据,2024年全国自助餐市场规模为1290亿元,同比增长7.5%。截至2025年5月,全国自助餐门店达6.6万家,较2024年同期净增门店1万余家。

  新品牌蜂拥而入,赛道竞争加剧,不少新兴品牌为了抢市场不惜亏本引流,价格战成了常态,39.9元、49.9元一位的自助餐遍地开花。在这场市场竞争中,有一批玩家在烧钱补贴的热潮中昙花一现,也有部分经营多年的自助餐品牌,没能抗住竞争压力黯然离场。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比格反而成了一股清流,客单价相较20多年前翻了一倍,在一轮又一轮的行业洗牌中稳住了脚步,活成了平价自助赛道中的“长期主义者”。

  比格有哪些独到的经营秘籍?

  首先,精简SKU,与传统的自助模式形成差异化。

  比格的护城河,首先在于它对“自助”进行了重新定义,做到了真正的差异化。

  在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看来,国内90%的自助餐品牌本质上是在“卖原料”:无论是海鲜、烧烤还是小火锅,大多只是将食材简单加工后端上餐桌。顾客吃的是“量”,比的是“价”,如同在菜市场买菜——换一家也差不多。

  言下之意是,这类自助餐厅没有品牌壁垒、没有顾客粘性。这种模式注定走向内卷,谁价格低,谁就有客流;而一旦打起价格战,要么牺牲品质,要么牺牲利润,不具备可持续性。

  比格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卖顾客真正喜欢的产品,而不是卖原料。

  2015年,比格启动了门店模型的全面优化。门店面积从350-400平方米压缩至300平方米以内;产品SKU从数百道精简至138道,并将这一策略延续至今。

  这一瘦身动作,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让后厨效率、食材周转率和品控稳定性显著提升。

  精简SKU会带来一个问题:选择少了,顾客会不会觉得“不值”?

  比格的解法是:把选品权交给消费者,确保卖的每一款产品都是顾客喜爱的、复购率相对较高的。

  每个季度,比格研发团队会推出约40款新品,邀请200位粉丝进行测试评分,筛选出得分最高的10款进入下一轮测试。

  第二轮测试在“超级福利体验店”进行。这些样板店会率先上线新品,接受真实消费者的检验。通过销量数据与顾客评分,实行“末位淘汰制”,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产品迭代。

  这套“用户共创+数据验证”的机制,既降低了试错成本,又保证了产品的新鲜感与适口性,以此提升顾客粘性。得益于此,比格能够做到不靠低价来维持、增加复购。

  其次,以时间换空间,把“淡季”变“旺季”。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